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耳念珠菌為一種新出現的多重耐藥性真菌,能造成高死亡率的嚴重感染。 耳念珠菌對大多數抗真菌藥有耐藥性,令治療相對困難。 經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的耳念珠菌可寄存在人體各處(包括皮膚、陰道和呼吸道),能在環境中存活數週,並能在醫療設施中引起爆發。 要預防耳念珠菌在院舍傳播,保持良好個人衞生(特別是手部衞生)及環境衞生尤其重要。
      www.chp.gov.hk/files/pdf/lti_c_auris_20201015_chi.pdf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1月24日 ·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於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發現,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於人體其他器官,現時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

  3. 耳念珠菌 (学名: Candida auris )是一种 真菌 ,它首次发现于2009年,是在日本东京都老年医院一位70岁的日本女性的耳道中分离出来的。 [1] 耳念珠菌可引起 侵袭性念珠菌病 (英语:Invasive candidiasis) ,如念珠菌菌血症、心包炎、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 念珠菌是廣泛存在自然環境的真菌,常見於口腔、消化道、皮膚及女性陰道。 [2] 通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容易感染耳念珠菌,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因此耳念珠菌对于普通公众的健康威胁较低 [3] 。 它能够长期存活在患者、医护人员的皮肤表面以及医院设施表面。 由于其 多重耐药性 (英语: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致死性高、感染诊断困难,它被称为“超级真菌”。

  4. 2023年6月1日 · 耳念珠菌是一種新發現的多重耐藥真菌,於 2009 年首次在日本一名患者的外耳道中發現並分離。. 耳念珠菌感染大多與醫護環境相關。. 雖然耳念珠菌可於患者身上繁殖數月而不引起症狀並在環境中持續存活,但它可能會引起致命的嚴重感染。. 由於耳 ...

  5. 對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帶菌個案在本港有上升趨勢提高警覺.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現特函通知你有關醫院管理局( 醫管局)九龍西聯網公立醫院的耳念珠菌帶菌個案有上升趨勢,並提醒機構保持警惕,以防耳念珠菌在院舍進一步傳播。. 本港首宗耳念珠菌帶菌個案於2019 ...

  6. 2022年11月3日 ·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日本2009年發現的一種新病原真菌物種,因其具有多重耐藥和致死率高的特徵,也被稱為“超級真菌”。 [1] “ 世界衞生組織將其列入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真菌名單。 美國疾控中心(CDC)也將“超級真菌”視為“嚴重的全球健康威脅”。 [12] . 根據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 CDC )在2020年5月29日更新的數據 [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 ,美國各州報告的耳念珠菌臨牀病例總計為 1092 例 [4] 。

  7. 耳念珠菌 (學名: Candida auris )是一種 真菌 ,它首次發現於2009年,是在日本東京都老年醫院一位70歲的日本女性的耳道中分離出來的。. [1] 耳念珠菌可引起 侵襲性念珠菌病 (英語:Invasive candidiasis) ,如念珠菌菌血症、心包炎、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 念珠菌 ...

  8. 耳念珠菌 (Candida auris) 為近年興起的念珠致病菌株,其具有多重抗藥之 特性,且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非洲的醫療院所造成感染症及群突 發事件,因而引起相當大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