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簡稱紅隧,是香港首條由九龍通往香港島的過海行車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港元。隧道全長1.86公里,以沉管式隧道建造,車速限制70公里。跨越維多利亞港,將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兩岸獨立的道路網絡連接起來。

  2. 在1982年3月9日香港電影金像獎舉行首屆頒獎禮,當時只在僅容納400多人的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舉行,如今已移施到可坐滿萬人的紅館舉行,頒獎台更越見輝煌。到台上領獎的男、女主角位位皆是巨星。在第30屆金像獎頒獎典舉行前夕,先與大家回顧一下歷屆最佳女主角的風采!

  3. 日佔時期曾被日軍佔用為馬房,戰後於1960年重建,原鐘樓因嚴重損壞而被拆去,並於南翼加建三樓,於北翼上加建兩層。2000年樓高四層之新西翼建成,除新建西翼以外,整座建築物均以紅磚建成。

  4. 深圳以西逃港者,往往會選擇西線,即從蛇口、紅樹林一帶游過深圳灣,順利的話,一個多小時就能游到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 中線的逃港者大多持有縣級證明(包括假證明),乘坐火車、汽車進入深圳,夜間伺機在羅湖一帶跨越深圳河,翻過鐵絲網進入香港。

  5. 林嘉華,1974年加入第一屆警察少年訓練學校,並獲得銀笛獎,成為香港電台節目《少年警訊》第一代主持。其間他受「麗的電視」監製麥當雄賞識發掘成為「麗的電視」演員。七十年代末林嘉華為麗的拍了幾套劇集,包括《鱷魚淚》等,並主唱一些動畫主題曲。

  6. 林青霞(Brigitte Lin),生於1954年11月3日台灣嘉義,祖籍山東煙台,港台電影女演員。1972年林青霞於台北市西門町逛街時被星探發掘,之後拍攝了1973年出品的電影《窗外》,走紅台灣影壇。初出道時,常見於當時台灣所流行的瓊瑤愛情片。

  7. 頭條日報 頭條網 - 新聞 - 張家輝憑《証人》五度封帝 張家輝憑《証人》在「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再奪影帝,這己是他第五度封帝,笑言是從影以來最豐收一年,文雋搞笑說是句號,他就指文雋「黑心」,今日他會到台灣高雄出席「亞太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