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釋傳般法師(俗名袁振洋)出家前自資開拍了《達摩祖師》,在搜集資料期間在佛寺內鑽研經書及聆聽師父開示,越是深入研究,求法之心越是逼切 ...

    • 88 分鐘
    • 1.1M
    • 佛教導航精舍
  2. 提起達摩祖師,很多人腦海浮現的意像是「一葦渡江」而去的瀟灑與得罪梁武帝「實無功德」的真實語。達摩祖師,原來是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成年之後依照習俗更名為達摩多羅,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為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

  3. 菩提達摩祖師原名菩提多羅,是天竺婆羅門家族的三王子,從小遍覽佛經,佛緣甚深,後在印度跟隨禪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修行得法,是為西天第二十八祖。達摩祖師證道後,遵奉師父的囑咐,遠行東至中國傳「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佛陀正法。當達摩祖師東至中土時,已將近100 ...

  4. 此本又見於敦煌遺書《二入四行論長卷子》、日本天理圖書館所藏《菩提達摩四行論》。 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所刊《少室六門》中的〈安心法門〉實際上是禪門撮要本《四行論》的摘錄 [7] 。

  5. www.wikiwand.com › zh-mo › 菩提达摩菩提達摩 - Wikiwand

    菩提达摩 名稱意義 身世師承 渡江面壁 思想 二入四行論 公案軼事 聖跡 河南 廣州 南京 重慶 信仰 佛寺 民間信仰 臺灣 香港 ...

  6. 菩提達摩四行論作者: 菩提達摩 南梁. 為達摩所著《 二入四行論 》的增廣,由朝鮮國「刊經都監」於天順八年甲申(1464)刊行,藏於日本天理圖書館。. 與敦煌遺書《二入四行論長卷子》、《菩提達摩四行論》(禪門撮要本,1907刊行)大體相同。. 參見: 天順 ...

  7. 第一段主張入道之法不出二種,一是理入(悟理),二是行入(修行),此即了悟道理並落實於生活中,以求消除積習、修至究竟圓滿。. 其中理入的重點在於了解、深信「 含生 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 如來藏 思想),願意「捨妄歸真」、「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