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8日 · 應如是,滅除瞋恚。 應當依此思惟而滅除瞋恚。 對 瞋恚,要如理思惟 —— 合乎道理地思惟,這就是修。 《入行論》云: “ 一切皆他使,他主自無主,知爾不應瞋,一切如化事。” 《入行論》說:一切有為法都是由因緣而生、受因緣支配 ...

  2. 了知貪著劣事的過患之後,即應努力修習對法,滅除耽著惡劣事業的顛倒心。. 如云:“棄妙喜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無邊歡喜因”,即出生無邊歡喜的來源——正法。. 如《入行論》所說:正法是能出生無邊歡喜的來源,為何你 ...

  3. 中國時報【(林吟)】鋁鍛造 鋁框拉門---台視、HBO周一直播「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鋁門窗零件---癌症治療-晚期肺腺癌一線標靶治療格子氣密窗價格---Times全球百大新興潛力大學 台灣3校入榜隔音公司---第二座再生水廠福田誕生 將供應台中港工業

  4. 2020年6月9日 · 廣論消文 147 P147 頁 9 行-148 頁 5 行 若能盡淨有力之業,云何經說唯除先業所有異熟。謂感盲等異熟之時,現在對難以淨除。若在因位,尚未感果,則易遮止。密意於此,故如上說,無有過失。 如果四力懺悔能完全淨除一切罪業,為什麼大般若經上又說,「先前造業已感異熟果的除外」呢?

  5. 2020年10月22日 · 廣論消文195 195頁9行-196頁7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辰三、如何學修分八:. ① 教誡修學斷除墮罪的四種對. ② 即便輕微的佛制學處也不能放鬆. ③ 若以罪業染汙,須立即懺悔. ④ 如是不護戒,則不能解脫輪迴. ⑤ 當今護戒功德極大之理. ⑥ 以“造罪可悔而不 ...

  6. 2020年5月4日 · 十、懺悔後,誓不再造,起防護心對,因而抵消。除了以上十種為不增長業,其他的諸業都是增長業。」 日常法師開示 業餘差別當中,第二點是 定不定受。 1. 「定受業」就是你造了以後,一定會受報的業。一定要受的是「故已,若作若增長」的業; 2.

  7. 2016年3月17日 · 大學之道-釋明明德本文: 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大學淺言新註(呂祖註釋) 【字解】太甲:商書。顧:謂常自在之也。諟:猶此也。 【節解】所謂天之明命者,天以空洞靈明之真理賦於人身,曰性。性運週身曰命。然我命之由來出於性,性之由來出於理,命與至靜空洞之理天息息相通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