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3日 ·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農耕社會。 其由來與演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有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介子推」的故事! 1. 前身是「寒食節」 清明節的前身是寒食節。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的重臣介子推因忠誠救主而被流放至野外,他的好友重耳(後來成為晉景公)為尋找他,給他送餐。 一次,重耳送飯時,不慎將飯濕了,介子推因此得知有人在尋找自己,便在魚腹中寫下「勿為逆臣,願脫獨立」交給重耳。 後來,介子推被察覺,逃亡途中因窮途末路而自盡。 為了悼念忠臣介子推,重耳下令禁火三天,百姓只能吃寒食,這便是寒食節的起源。 2.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結合.

  2. 2024年4月3日 ·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農耕社會。 其由來與演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有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介子推」的故事! 1. 前身是「寒食節」 清明節的前身是寒食節。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的重臣介子推因忠誠救主而被流放至野外,他的好友重耳(後來成為晉景公)為尋找他,給他送餐。 一次,重耳送飯時,不慎將飯濕了,介子推因此得知有人在尋找自己,便在魚腹中寫下「勿為逆臣,願脫獨立」交給重耳。 後來,介子推被察覺,逃亡途中因窮途末路而自盡。 為了悼念忠臣介子推,重耳下令禁火三天,百姓只能吃寒食,這便是寒食節的起源。 2.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結合. 清明節與寒食節最初是兩個獨立的節日,分別用於祭祀祖先和悼念忠臣。

  3. 2024年4月3日 ·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起源於古代農耕社會。 其由來與演變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 關於清明節的傳說有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介子推」的故事! 1. 前身是「寒食節」 清明節的前身是寒食節。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的重臣介子推因忠誠救主而被流放至野外,他的好友重耳(後來成為晉景公)為尋找他,給他送餐。 一次,重耳送飯時,不慎將飯濕了,介子推因此得知有人在尋找自己,便在魚腹中寫下「勿為逆臣,願脫獨立」交給重耳。 後來,介子推被察覺,逃亡途中因窮途末路而自盡。 為了悼念忠臣介子推,重耳下令禁火三天,百姓只能吃寒食,這便是寒食節的起源。 2.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結合.

  4.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 寒食節 有關。 民間 傳奇 稱, 晉文公 把寒食節的翌日定為清明節。 在 山西 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 垣曲縣 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有些地區在農曆三月初三的 上巳 有 掃墓 習俗,順便踏青,故稱 上巳 為 小清明 [2] [3] [4] 、 古清明 [5] [6] 。 物候 [ 編輯] 桐始華。 田鼠化為鴽,牡丹華;鴽音如,鵪鶉屬,鼠陰類。 陽氣盛則鼠化為鴽,陰氣盛則鴽復化為鼠。 虹始見。 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5. 相傳古時明溪、將樂認為清明日有三種,節氣的清明為「正清明」、三月初三上巳為「小清明」、八月初八元成節為「大清明」。 三種清明日附近都允許掃墓,故一年最多可以掃墓三次,最少要掃墓一次,最晚可以到延續到 中秋 ,中秋節前沒掃墓,將會遭到 ...

  6.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 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氣共有15天。 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 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 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圖. 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

  7. 起源及演变. 中國民間故事中, 春秋时期 , 晋国 公子 重耳 为逃避 驪姬之亂 而流亡国外,一日乏食,饑饉非常,随臣 介之推 (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恢复精神,才发现是介之推自割腿肉,感激萬分。 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国君,是為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他流亡的功臣,獨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也不邀功,帶著母親悄悄隱居去了。 很多人为介之推打抱不平,晋文公醒悟,亲自去请介之推,然而介之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找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 大火烧遍绵山,介之推依然不出,火滅了之后,人们才看見介之推背著老母,已在一棵老柳树下燒死了,母子皆亡。 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8. 2022年3月31日 ·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墓節」,與農曆新年、端午節、中秋節一同被視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大家知道清明節由來是什麼嗎?清明節又有哪些活動呢?如果想用英文與外國遊客及朋友介紹清明節,又可以怎麼說呢?本篇文章帶您一起來看看! 清明節由來

  9. 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 仲春 與 暮春 之交。.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 ...

  10. 一般大眾認為,清明節是由「寒食節」、「上巳節」演變而來,那寒食節的由來又是什麼呢? 根據春秋時代的民間故事,當時晉國公子重耳因驪姬之亂,被迫逃離晉國在外流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