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7日 · 端午節(英文: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粽子節、五五節,是歷史相當悠久的傳統節日,而這個節日的由來,其實有著一個悲傷的傳說故事...

  2. 1 天前 · 歷史.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由來. 端午節名稱眾多,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上日、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等等。 至於常見的「端午」一名,最早見於 晉代 周處 的《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鶩 角黍 」 [3] 。 原書已佚,引文的「五」或作「午」字。 對先是「端午」還是「端五」有分歧的意見。 有人認為「端五」先於「端午」,端午一詞要到唐代才出現 [4] 。 有人認為最初就是端午,端午節本是午月午日的「重午」,數字紀時取代干支後,才變作「重五」 [5] 。 對端字的解釋也有分歧,或認為端」字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指「初五」。

  3. 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的說法是紀念 屈原伍子胥 ,但不少習俗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 [10] 。 端午節的習俗中又有惡日禁忌、划龍舟等相關內容,因此歷代流傳的端午習俗或許是融合多種起源而成 [11] [12] 。 端午節不少習俗都有禳毒驅疫的意義,始於對「惡日」的禁忌。 傳統上認為時值仲夏、疫厲流行的 五月 是「惡月」,人們在五月為了預防疫病,自上古即有不少清潔禳毒的措施。 最遲於 春秋時代 成書的《 夏小正 》記載,上古之時人們於五月已有儲存 蘭草 作沐浴之用以及採穀物煮豆湯消暑的習俗 [13] 。 而這期間的活動也以安息靜養為主,《 禮記 ·月令》就記載當時提倡在五月 齋戒 節欲 [14] 。

  4. 2021年12月1日 · 端午節由來最早於古越民族夏季舉行的祭龍驅邪儀式粽子投入河中與划龍舟是祭祀儀式。 端午節傳說中最廣為人知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習俗:包粽子、划龍舟、掛艾草菖蒲、配戴香包、正午立蛋、喝雄黃酒。

  5. 2024年5月17日 · 端午節的由來,相傳是來自中國的戰國時代的故事。 當時的中國有許多的小國家並存,其中楚國的一位大臣叫做「屈原」。 他非常地忠心愛國,時常給楚國國王一些治理國家的建議,希望能讓楚國發展得更強大。 但是,楚國的國王卻不太接納屈原的建議,甚至將他流放到楚國的偏遠地區。 在屈原不被重用之後,楚國的國力逐漸衰弱,最後,被鄰近的強國「秦國」攻佔了。 在楚國被攻佔之後,屈原傷心不已,於是在農曆五月五日的這天,胸口抱著石頭,跳進了一條叫做汨羅江的河裡。 附近的居民們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紛紛划船尋找屈原,卻遲遲沒有找到他。 於是,居民們決定把米飯包在葉子裡,丟入河中給魚蝦吃,希望魚蝦們能被米飯吸引,遠離屈原的身體。 因此,後來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就變成大家紀念屈原的日子,也就是現在的端午節。

  6. 端午節真的和同屈原有關?. 夏無雨.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你耳熟能詳,但實際你又了解多少?. 也許你能說出這個節日和屈原有所關聯,但更多的端午節故事你又知不知道呢?. 這個節日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

  7. 中國的端午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於覆蓋的地域廣闊,演變的歷史漫長,參與的民族及人口眾多,故對於節日的由來,各地區、各民族、各歷史階段的傳說也不盡相同,綜合各地的傳說,大致可以歸納九種說法,包括祭祀龍圖騰、紀念屈原、蓄蘭沐浴、紀念

  8. 端午節來香港旅遊,定要嚐嚐美味的粽子和體驗香港的龍舟文化。本文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傳統粽子及人氣活動——國際龍舟邀請賽和大澳端午龍舟遊涌,讓你留下美好的端午節回憶!

  9. 其實,端午節最初是為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並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但後來,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形象,因而將端午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

  10. 端午時節正值寒暑交替,是疾病易於爆發和流行的季節,古人認為疾病是妖魔作祟所致,加之「午」日又被認為是凶日,所以各地端午習俗中普遍有驅邪避凶的環節,最為普遍的就是掛插艾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