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錢穆的徒弟余英時稱他「一生為故國招魂」。正是出於將中國傳統政治制度放在中國文明系統的框架內求客觀的瞭解,錢穆主張,應該在固有文明的真相基礎上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政治制度,而非以後見之明淺薄地非議與污衊之。

  2. 余英時 著,程嫩生 等 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孫逸仙的學說與中國傳統文化〉,頁241-265。 劉廣京 :《經世思想與新興企業》(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皇朝經世文編》關於經世之學的理論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互聯網檔案館 )〉,頁77-167。

  3.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 ^ 《國朝漢學師承記》(清)江藩 著 中華書局1983版,第八十五頁 ^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綱》:「戴震的學術思想,依據他對宋學態度的變化,大體可以四十歲為界際,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雖力倡漢學,但不排斥宋學;後期獨標經學新義以力攻宋學。

  4. ^ 余英時:〈俠與中國文化〉,頁332-333、338-341;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549-550 。 ^ 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頁545、554。 ^ 余英時:〈俠與中國文化〉,頁344、336。 ^ 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 ...

  5. ^ 余英時:〈俠與中國文化〉,頁332-333、338-341;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549-550 。 ^ 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和任俠習俗〉,頁545、554。 ^ 余英時:〈俠與中國文化〉,頁344、336。 ^ 增淵龍夫:〈漢代民間秩序的構成 ...

  6.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570329780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6,ISBN 9789576714351 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 余英時 為此書作序時表示,此書包含他的「晚年定論」,遵守着三條主線:詳近而略遠,重政治而輕文化,取統一而捨分裂,如實地反映了中國史研究在美國的新方向和新收穫。在這本《中國新史》中,費正清改變先前的觀點,把中共政權看作是專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