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高錕爵士,大紫荊勳賢,KBE (英語: Sir Charles Kuen Kao,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電機工程學家。 於上海市出生及長大(至初中),1949年在逃港潮舉家定居英屬香港,1966年在英國標準電信實驗室做出劃時代光纖實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表揚「在光傳輸於纖維光學通信領域突破性成就 ...

  2. 前校長高錕教授於2018年9月23日離世,享年八十四歲。 消息傳來,中大同仁固然深感哀痛,廣大市民亦若有所失,國際傳媒也一應報道。 高教授不單是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1987–1996),更是因光纖研究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科學家,叫香港人和全球華人引以自豪。他高瞻遠矚、鍥而不捨 ...

  3. 琴日下午(23日)傳黎令人悲痛嘅消息,「光纖之父」高錕逝世,終年84歲。高錕嘅無私,得到世人景仰。佢嘅洞悉先機,佢嘅堅持,佢嘅無私,為世人帶黎依家嘅方便。 「光纖之父」高錕,曾經係中文大學前校長,亦係諾貝爾物理學得獎者。 高錕喺六十年代提出光纖理論,佢喺電子通訊科技並未普 ...

  4. 高錕先生於1966年就光纖傳輸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論文,證明用玻璃纖維可長距離傳遞信息,打破玻璃纖維在早期只能短距離傳輸理論難題,從此開啟了光纖通信新紀元,並於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尊稱為「光纖通信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5. 2018年9月23日 · 高錕2009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已經患上腦退化,連讓他獲得諾貝爾獎驚世發明也忘得一乾二淨,只把記憶預留給最珍貴人,即是妻子黃美芸。 當年傳媒訪問高錕,記者問他是否很愛妻子,他靦覥地說:「是,她很好

  6. 2018年9月23日 · 發明了如此劃時代技術,高錕 卻沒有申請專利讓自己發大財,而是讓技術不斷普及化發展、百花齊放。他受訪時曾經提及,完全不後悔無申請專利,認為如果事事以錢為重,光纖技術成果一定大打折扣。他又表示有一個「未完夢想」,就是 ...

  7. 到了1970年,已擁有極高學術成就的高錕,回來香港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新成立電子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在1987年更出任中大校長。 高錕的研究之路始於1960年代,當時他在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子公司標準電話與電報有限公司任職工程師,在公司旗下標準電訊研究實驗所工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