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如果孩子都沒有挫折過,就如此在父母的引導下長大,那也變相地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 「曾經在某個時刻,我們光是觸摸小孩柔軟的掌心就滿足不已,回想最初凝視孩子的初衷吧。.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

  2. 2019年12月3日 · 廣論消文 80 81 頁 3 行 – 81 頁末行 癸二、思惟死無定期 第二思惟死無定期者。 謂今日已後, 百年以前, 其死已定。然此中間,何日而來,無定期,即如今日,謂死不死,俱不決定。然心應執死亡方面,須發今日定死之心。 如何修習念死的法門中,第二個根本 「思惟死無定期」。

  3. 2019年12月24日 · 餘處當如是了知。 在其他的經論當中,凡是有講說親近善知識、暇滿人身難得、以及念死無常等法類的內容時,我們都應該明瞭其中所闡述的道理。 這些法類在修行的前中後期都必須恆常去行持,我們若能如理修習,當能快速悟入如來意旨,在其他章節也應當如此了知。

  4. 教育哲學筆記:第6章. 我國關於教育字義的解釋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荀子說:.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學記〉言:「教者,所以長善而求其失者也。. 」與西哲亞. 里斯多德所說:「各種學藝,皆以善為目的 ...

  5. 另外,大 法會中有加入超渡祖先的法事辦理,對於基層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的人是個福音。 因為許多苦勞且運氣歹的人 , 決大多數是祖先無有積德餘蔭; 神 佛是慈悲的 , 若是報名參加拔薦祖先 , 等於讓他她有孝思的表現 ,參加薦祖的人必 需要贊普一桌使得祖先能得位享用 ,這 是陰陽兩利的 ...

  6. 消文 45 P40L2~P41L7. 第三、親近惡知識及惡友過犯者. 第三科、依止惡知識及惡友的過犯. 設若親近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故一切種悉當遠離。. 念住經云:「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 ...

  7. 2021年2月11日 · 《莊嚴經論》云: “ 資糧善中進第一,謂依此故彼後得。 《大乘莊嚴經論》也說:一切資糧善法中精進最為殊勝。 因為依靠精進,隨後就能獲得善法資糧,若無精進則不能成就任何善法,成辦資糧的多少完全依賴精進的大小。

  1. 相關搜尋

    e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