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孟子被尊稱為儒家的“亞聖”,儒家學派中除了孔子之外最有成就的人,孟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以及文學家。下面小編蒐集整理的歷史上的孟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的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

  2.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孟子半身像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 ...

  3. 孟子. 《孟子一部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由 孟子 及其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编著,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该书詳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孟子》一书为语录体,以答问方式展开,主要论证方法为驳论。.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 ...

  4. 孟子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約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 鄒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 ...

  5. 孟子說:“楊朱主張為我,就算拔去自己一根毫毛而有利於天下,他也不願意。墨子主張兼愛天下,哪怕摩禿頭頂磨破腳跟而對天下有利,他也願意乾。子莫採取中間態度,中間態度比較接近正確。但是折中卻不能權衡輕重,就象堅持一個極端一樣。

  6.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 [1],莊氏,名周,一說字子休,約與孟子同時,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 為中國戰國中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西元742年,唐玄宗 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 ...

  7. 與生俱來的憐憫之心 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即憐恤別人的心。他指出,如果一個孩子快要掉進井裡去,無論是誰看見了,都會產生憐憫的心理,並立刻把這個孩子救出來。人們這樣做並不是想跟孩子的父母結交,也不想獲得別人的讚賞,更不因為厭惡孩子的哭叫聲,而是在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