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神舟十二號(簡稱神十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2021年執行的一次載人太空飛行任務,也是「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十二次任務。 神舟十二號於2021年6月17日在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使用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 發射,將 聶海勝 、 劉伯明 和 湯洪波 三名太空人送到 天宮 ...

  2. 2021年6月17日 · 中國在當地時間周四(6月17日)上午9時22分發神舟十二號」飛船,三名太空人被送往「天宮號」空間站,這將是中國自主建設的常駐空間站迎來 ...

  3. 神舟十二号(简称神十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2021年执行的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也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十二次任务。 神舟十二号于2021年6月17日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使用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发射,將 聂海胜 、 刘伯明 和 汤洪波 三名宇航员送到 ...

  4. 2021年9月18日 ·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機械總體主任設計師劉曉震指出,雖然只有薄薄一層,但卻是保護航天員生命的「防火牆」。 返回艙表面的耐燒蝕材料在熔化、蒸發和分解時帶走大量熱能,阻隔高温進入艙內,保證艙內空氣温度維持在20攝氏度左右。 除了耐熱,還要減振。 返回艙距地面10公里左右時,飛船的速度已降到330米每秒以下,此時返回艙上的靜壓高度控制器通過測量大氣壓力自動判定所處高度並開傘減速,將返回艙速度逐步降到7米每秒左右。 但是,以這樣的速度直接撞擊地面還是很危險。 對此,載人飛船研製隊伍設計了一套「組合拳」,讓返回艙在距離地面1米時懸空急停,返回艙反推發動機反向發力減速,同時通過返回艙底部吸能外殼、減振材料和座椅緩衝機構組成的減振系統來吸收能量,保證航天員安全着陸。

  5. 2021年9月17日 · 在中國太空站內工作生活長達90天的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今日(17日)返回地球,返回艙着陸點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着陸場。 中

  6. 2021年7月5日 · 三名中國太空人聶海勝、劉伯明及湯洪波,與6月17日搭載「神舟12號人飛船進入太空,與中國太空站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開展長達三 ...

  7. 2021年6月18日 · 今年4月,中國發射了太空站的核心艙,一個月後,一艘貨運飛船與之對接。「神舟十二號」是仿照蘇聯時代的「聯盟號」太空艙建造的飛船,由三個船艙組成,其中包括一個將宇航員帶回地球的返回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