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今年教甄季節已邁入尾聲,但代理代課的競爭才正要開始。. 很多準老師們在報名各校的代理代課時,常常被簡章上那些:兵缺、懸缺、實缺、留職停薪缺....等等不同的名目搞得眼花撩亂,剛才有訪客在文章中用『回覆』方式詢問這兩者的差別,底下小龍將根據 ...

  2. 2020年12月29日 · 第一先講布施,又分四點:第一是講布施波羅蜜的特質;第二是講了解了布施度的特質之後,啟發你去修的方法,方法了解了,然後照著這個方法去修;第三是說布施的時候,還有種種不同;最後是再把它綱要地說明一下。 首先說布施波羅蜜的特質。 【《菩薩地》云:「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 」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菩薩地》說:“什麼是佈施的自性? 即菩薩不顧惜自己的身體和所有財物,能夠施捨一切應施之物的無貪俱生之思,以及由此思所引發的能施一切無罪施物的身業和語業。 ”這是說,佈施的自性即是善捨思以及由此意業所發起的身語諸業。 《大智度論》中也說:“檀名佈施,心相應善思,是名為檀。 有人言,從善思起身口業,亦名為檀。

  3.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4. 2020年5月24日 · 《海問經》云,「龍王,諸菩薩由一種法,能斷生諸險惡惡趣,顛倒墮落。一法云?謂於諸善法觀察思擇,作如是念,我今若何度諸晝夜。」 《海龍王請問經》中記載:「佛告訴龍王:菩薩只要能把握住一種法,就能夠截斷轉生惡趣之路,免於顛倒 ...

  5. 2020年11月3日 · 緣者,初由見聞稀有神變生稀有想,念我當得如是菩提。 由第一緣發心:見聞稀有神變,即見到或聽到佛陀的稀有神通,以此為緣,生起稀有之想,心中常常憶念:願我當來獲得如是菩提。

  6. 2021年2月20日 · 木一、思惟業果能引發勝解的理由. 諸論又說信為欲依,以從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 “深忍信”:深深忍可於心而無法動搖的信心,也叫勝解信。. 諸論典中除了說“欲為進依”之外,還說“信為欲依”,即由對黑白業果的深忍信,能引生 ...

  7. 2019年12月28日 · 由於思惟生死總苦,想到自己還在三界的苦海中輪迴,根本只有苦、沒有樂,因而能真正生起厭離三界的心(永離三界),想從輪迴中解脫。 ㄧ旦生起厭離心,自然能除去一切傲慢。 由見苦是不善果故,於諸惡罪極生羞恥。 不樂眾苦故,而樂安樂,由見安樂是善果故,於修善法深生歡喜。 認知到痛苦是惡業所感得的苦果,因而對造作惡罪生起深切的羞恥心。 由於不想要痛苦,希望能得安樂,並瞭解到安樂是善業所感得的樂果,因此對修行善法生起強烈的歡喜心。 由量自心而悲愍他。 由厭生死希求解脫,由畏眾苦,發起猛利真皈依等,故是能攝眾多修要大嗢柁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