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蔡元培是北京大学的校长,也是中国的校长。 冯友兰说蔡先生是中国“最大的教育家”,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说他是北大的校长,因为他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说他是中国的校长,因为他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与实践者。 蔡元培主持北大的时期,胡适称之为“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 北大是蔡元培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精神的实践地。 1916年,蔡元培接到教育总长的任命,于12月22日到达北京。...

  2. 2024年5月8日 · 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启动“共庆中法甲子年”系列活动,蔡元培先生之孙女蔡磊砢女士回顾中法两国友好交流历史,她表示中法的交往可以追溯至158...

  3. 6 天前 ·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近代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4. 2024年5月29日 ·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5. 2024年5月27日 · 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他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反对呆板僵化,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 清华校长梅贻琦则主张要借助团体运动“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历练“胜固大佳,败亦无愧”的 ...

  6. 5 天前 · 作为国立青大筹备委员的蔡元培,此时为大学争取经费,确实需要有一位有力的中间人从中斡旋。 此信由台湾“中研院”陶英惠先生发现,写成《关于山东大学的一件珍贵文献》一文,其中“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之关系甚大”一语,被广为引用,不少文章也据此信推断是蔡元培先生力主国立山大改设为国立青大。...

  7. 2024年5月24日 · 蔡元培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在中国有尊崇的社会地位,他以39岁的壮年到德国攻读洋人的学问,是为国为民虚心受教。 近代的中华精英,都能应顺历史潮流,放下“天朝大国”的骄虚心态,迎接科学、民主时代的到来。 解说:如果说甲午战争使中国的读书人前所未有地认识到亡国的危险,那么之后变法维新的失败又是对读书人的重重一击。 这两件事对于年青而充满抱负的蔡元培,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中国到底应该怎幺走,有一点蔡元培是不赞成康有为他们的,他认为维新派没有训练人才,就匆匆忙忙的改革,是不会成功的。 北京大学校史馆郭建荣教授:康梁失败后他说,康梁为什幺失败,就是他们人太少,不注意培养新人才,想用少数人来夺取政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马上回到绍兴,当中西学堂的校长,然后接着到德国去留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