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因為是全身麻醉所以對開刀過程是沒有感覺跟記憶的 所以對於明天的局部麻醉手術反而感到害怕 6月29日一大早8點20分躺在搬運床上被推進手術室 等了好一會幫我手術的李學真醫師終於來了 跟手術房的護士把手術檯做了一番調整

  2. 不過整個的從形成痔瘡到術中術後的一切所有絕對跟個人的生活環境習慣.飲食習慣.身體健康狀況. 紀大小.心裡感受.疼痛耐受度.傷口癒合速度等有著絕對的關係 這邊我就把我的痔瘡經驗從成因.發現到治療的過程就我所記得及感受跟大家分享 成因

  3.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吳俊賢醫師表示,傷口照護是每種外科手術的必要功課,痔瘡手術的傷口在肛門處,手術後的照護主要分成三個部份:傷口照護、排便相關、疼痛控制,不僅照護傷口的復原,也要留意排便可能帶來的汙染和疼痛問題。 吳俊賢醫師說,在痔瘡手術後的傷口照護上,吳俊賢醫師提醒幾個重點:一、坐浴:建議將坐浴盆裝設在馬桶上,以溫水浸泡屁股及肛門,每次五至十分鐘,每日三至五次,可適時舒緩肛門傷口疼痛,排便後坐浴亦可清潔肛門。 要注意水溫不宜太高,也不宜坐浴太久,避免因久坐造成傷口腫脹。 二、擦藥:坐浴後擦乾皮膚,可混合傷口抗生素藥膏與痔瘡藥膏,取適量塗抹肛門傷口,提供傷口保護與舒緩效果。 不用特別將手指伸入肛門中,避免造成額外的疼痛。 塗抹的藥膏量不需過多,以保持肛門乾爽。

  4. 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先對病患麻醉處理脫垂之痔瘡再將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器具深人肛門針對脫垂的痔瘡進行利除與縫合與傳統手術相較,「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可獲住院時間手時間恢復時間縮短傷口疼痛術後併發症減輕排便無障礙的效果。 林博文醫師指出,成大醫院於去年年底引進此「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手術技術後,至今已進行二十餘例PPH,沒有嚴重併發症,術後疼痛明顯改善,只有三例因患者感覺疼痛與傳統手術相同,及術後有出血現象,整體「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滿意度可接受,也可提供痔瘡患者手術新選擇。 我要檢舉. # 痔瘡手術新選擇「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 台長: coolanews.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5. 成功大學醫學院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林博文 醫師指出痔瘡發生的原因主要是長期便秘腹瀉長時間坐姿站姿或是懷孕主要的徵狀是肛門腫塊無痛出血鮮血有時會造成貧血肛門搔癢疼痛的血栓及脫垂。 在治療上以保守療法為主,例如: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溫水坐浴,塗抹藥膏或栓劑。 外科手術則適用於反覆出血,嚴重脫垂,或是疼痛。 大腸直腸外科 林博文 醫師表示,傳統的痔瘡手術最為有效,但是術後非常疼痛,多數人視為畏途。 因此在1993年,義大利的Longo醫師發明了痔瘡環狀切除手術(PPH)。 此一手術好處是減少術後疼痛,可以早日出院,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及工作。 但是它也有一些併發症,例如術後出血、傷口感染、肛門狹窄、直腸損傷及直腸化膿。

  6. 2023年2月16日 · 現今的痔瘡手術種類有傳統痔瘡切除手術,能量器械痔瘡切除手術以及今天介紹的「微創雷射痔瘡消融手術」。 盧醫師提及,一二十年前所謂的「雷射痔瘡手術」是採用「銣雅各雷射」或「CO2雷射」當時雷射的切除或熱凝集深度約僅0.4cm,治療效果不佳,且復發機率高、費用昂貴等疑慮。 然而「雷射痔瘡消融手術」 (Laser hemorrhoidoplasty,LHP)是使用波長為1470 nm的「二極體雷射」,將直徑僅0.2 cm 的雷射探針於肛門口穿刺進入痔瘡組織,利用雷射熱能來精準地消融汽化痔瘡血管叢。 因LHP的治療原理主要是”消融”並非”切除”,加上傷口僅穿刺針孔的大小,故能大幅降低切除手術的疼痛及出血。

  7. 痔瘡組織為具正常生理功能組織但若有不正常的壓擠或不良的排便習慣則組織會受到此不正常作用力而造成滑動現象使痔瘡組織滑向肛門外因此肛門軟墊組織內血管充血及肌肉纖維斷裂導致痔瘡組織脫出形成病態的痔瘡。 好發因素. 1.慢性便秘的病人排便擠壓厲害. 2.長時間站立的人. 3.常有腹瀉情況的人. 痔瘡分類. 1.內痔--於肛門齒狀線以內者稱之. 2.外痔--於肛門齒狀線以外者稱之. 3.混合痔—內、外痔同時發生者稱之. 內痔分期. 1.第一度:為內痔血管墊由內靜脈叢靜脈異常曲張,動靜脈相通異常擴張,血管墊內結締組織增生而擴大腫脹,突出於肛門管內,或排便時因內痔靜脈叢充血輕微脫出到肛門口,便後即消失,但未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