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93-1 92 頁 12 行-93 頁末行 【思惟旁生苦者。謂旁生中諸羸劣者,為諸強力之所殺害。又為人天資生之具,自無自在,為他驅馳,遭其傷殺撻打損惱。 壬二 思維旁生所有之苦: 思惟旁生所受的苦。弱小的旁生會被力量強大的旁生殺害,又會被天眾(比如帝釋的白象)或人類作為使用工具。

  2. 廣論消 6 貪 嗔 癡 三毒 P17 L8 第二【依六想中】 聽聞正法的時候,要以下列六種心態聽聞。 戊一、 【於自安住如病想者。】 第一,將自己要想成是一個有犯病在身的人。 【如《入行論》云:「若遭常病逼,尚須依醫言;況長遭貪等,百過病所逼。

  3. 2020年4月2日 · 廣論消126 加行者,隨以實語若非實語,隨說所說,若美不美,隨其所求. 消126 126頁1行-末行. 【離間語事者,謂諸有情,或和不和。. 意樂分三,想及煩惱如前。. 離間語—是關於有情之間,和睦與不和睦的情形。. 其中想與煩惱如同上述。. 【等起者,和順 ...

  4. 2020年10月18日 · 廣論消文191 191頁5行-192頁5行 子二、真實抉擇道的體性分二: 此中分二:一、以何等身滅除生死;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真實抉擇道的體性包括身和道兩方面,先抉擇能使生死滅除的身,也就是能滅除煩惱的身。 丑一、以何等身滅除生

  5. 廣論消文295 294頁11行-11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亥二、顯示理應悲愍分二:. ① 依《菩薩地》別說 16 ② 依本論合說. 16 此科判是本講記所擬。. 第二,理應悲愍者。. “理”是道理,即眾生都是親人而且都是剎那壞滅、三苦隨逐的本性。. 由於這些道理,菩薩本應 ...

  6. 2020年12月30日 · 廣論消 263 264 頁 1 行-12 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集學論》云: “ 如是我身心,一一剎那滅。 若以無常身,垢穢常流注,得常淨菩提,豈非獲無價?” 《集學論》說:我的身心一一由三十六種不淨物的肉身和受、想、行、識四蘊組成,每一分都是剎那壞滅。若能利用這無常、常流垢穢的身體而 ...

  7. 54 52頁9行 – 54頁1行 四家合注科判 甲、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 分四:乙一、破斥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之愚者。乙二、破斥不知觀修止修之謬解。乙三、破斥解修極狹隘之自詡智者。乙四、宣說一切聖言之修持軌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