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得分
    籃板
    助攻
    本季10.3
    3.3
    2.4
    終場
    4月 14日@帝王
    L
    82 - 121
  2. 2020年1月24日 · 自學技巧 探索製琴奧秘. 原來黃煒權學製提琴是小時受到鄰家大哥的影響,眼見其親手造出一把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提琴,「以現在的專業眼光看,那把琴當然不完美,但當時我感到非常崇拜。 」這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直至三十年前,用他的話說是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和一班朋友一起「玩下」試製提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這門技藝,「製琴總能給我帶來驚喜,未做好時心裡十五十六,若最後拉出靚聲,會給我帶來無比的滿足感。 」近十年,他專注自學技巧,深入研究製琴學問,力求提升發音上的功能性,有幸遇到貴人提攜,有機會接觸無數名琴,深受啟發,製作出愈來愈多獨有韻味的提琴,即使是一把未完成的琴,他也有八九成把握預計出最終成品的發聲,「閉上眼用手摸,知道每塊板可以去到幾盡」。

  3. 2015年12月12日 · 佐敦道口尚有好幾幢別墅式大宅,其中一幢為佐敦道三號古老大屋,由中華巴士公司創辦人顏成坤所擁有,然而,政府未能說服業主保存古宅,顏氏長女顏潔齡於2001年2月,以6,800萬元出售,後重建為商廈;此外,尚有馮氏大屋,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亦於1999年拆卸了;如今只能在網上照片中重溫這些大宅的昔日風貌了。 佐敦道的老建築至今只餘拔萃女書院(一號)及佑寧堂(四號),佑寧堂建於1927年,英國雖於1860年佔領九龍,但直到上世紀初才吸引較多歐裔居民,港府原本答應在九龍醫院後預留土地給佑寧堂建永久會址,終以現址作交換,教堂及牧師住宅至1931年始落成;香港淪陷期間,佑寧堂曾遭嚴重破壞,禮堂屋頂被拆除而改為馬槽,此一老建築可謂歷盡滄桑。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高票(中) (2015-12-12)

  4. 2021年6月2日 ·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將這次營救活動稱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從他寫作的《脫險雜記》中,可以窺見當年那艱辛的「逃亡路」:1942年1月9日,茅盾夫婦等人被游擊隊帶到皇后大道東的臨時集中點,扮成難民模樣,通過日軍檢查站,在夜幕掩護下登上停靠在避風塘的駁船,與鄒韜奮等人會合。 10日凌晨,他們分乘三艘小艇迅速衝向九龍,並在油麻地佐敦休息。 11日和12日,他們經荃灣,到元朗十八鄉的適廬歇息一晚,再渡過深圳河。 13日,他們一行抵達寶安游擊區的游擊隊臨時指揮所駐地白石龍,並見到了林平等游擊隊領導。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5. 2019年4月1日 · 加拿大教育家M.富蘭(M. Fullan)近年提出深度學習的概念,即改變現在學習的模式,透過師生建立互信的關係,讓學生尋找和建立個人有興趣的深度學習項目,並在最終建立一個屬於學生的學習社群。 在建構深度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最重要的並非學習量,而是培養學生對學習的志趣和拓展他們學習的深度。 配合這一個學習方向,課堂的設計也應該由傳統知識為本,考試導向,轉變成讓他們可以全身投入和沉浸(Immersive)的議題和學習場景。 以通識教育科為例,課程設計是以跨單元及議題為本。 但是現時不少學校的課堂設計仍然以單元式教學,加上課程的涉獵甚廣,教師在處理相關探究時,每個議題的可用課節不多,經常只能以蜻蜓點水的方式,焦點教授部分概念。

  6. 2019年12月22日 · 至於視鄧碧雲如摯親的阮兆輝在《弟子不為為子弟》一書有這樣的表述:「我每逢台上有些過錯,她一進台必定派人叫我到她的箱位,當然那年代的前輩一定是邊罵邊教的。 她大多數指着我說:『你頭先唱乜嘢呀? 你再唱一次畀我聽,可以咁嘅咩! 』如果是做錯了,她也是這樣說,但罵完了就一定一丁一點仔細地教導。 」除了藝術的教導外,當聽到他有什麼困難,她都主動地表示關懷,更教導他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解決,又會親自為他出頭。 一九九零年,鄧碧雲應香港電台第五台的邀請,擔任「十大傑出長者選舉」評委。 我剛巧受委派擔任活動的編導,有機會聯絡和接待「媽打」,目睹她會見候選人時,態度和藹親切,關懷他們的生活和健康,完全沒「大佬倌」的架子。 翌年三月,突聞她因病辭世,讓人不勝唏噓!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7. 2018年10月8日 · 韃靼人沙漠》 作者:迪諾·布扎蒂. 譯者:劉儒庭. 出版:後浪 | 四川人民出版社. 今年夏天,後浪文學再版意大利知名作家迪諾.布扎蒂(Dino Buzzati,1906-1972)的小說《韃靼人沙漠》,用一幅意大利超現實主義畫家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風格的畫面作為書封。 兩位同鄉藝術家創作的媒介雖不同,作品中蘊含的冷寂、孤獨與神秘的意味卻異常相近。 1970年代,《韃靼人沙漠》曾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獲得國際影壇關注。 不少人稱讚影片中反抗軍國主義、暴力和戰爭的精神,我卻覺得如果只是用「反戰」概念來形容這故事的話,實在是低估了布扎蒂的用意。

  8. 2017年4月18日 · 由於兩解均指名詞而非動詞,故其另解實屬隨意牽合。 其實「捐」的本字最明顯不過! 「捐」有「穿越」或「鑽(進入)」的意思,故應由「穿」或「鑽」音變而來: 1.穿(cyun1)→捐(gyun1);變聲母. 2.鑽(zyun3)→專(zyun1)→捐(gyun1);先變聲調,後變聲母. 如此看來,「捐」、「狷」、「瓹」均為「借字」。 由於「狷」、「瓹」二字相當冷僻,且「捐」字已深入民心,大家倒不如快快樂樂的繼續用「捐」這個寫法好了。 「開襠褲」中的「褲襠」指褲子兩腿相連處。 舊時經常聽到有老人家說:「我威嗰陣你仲着緊『開襠褲』咋! 」(我風光那時你還是穿「開襠褲」哩! )插圖中小孩穿上的就是「開襠褲」(「襠」此時有人讀成long2),其功能是方便大小二便。 穿「開襠褲」的日子指年幼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