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本季1
    0
    0
    1
    0
    1
    賽季 202316
    9
    2
    1
    0
    25
    Community Shield11:00 上午 EDT
    8月 10日vs曼聯
  2. 最新動態. 14 January, 2019 Monday.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光板田村社區防災能力建設計劃. 根據政府現行政策,寮屋屬可獲暫准存在的「違例構築物」,因此投放在改善居住環境、安全及衞生情況的資源相對有限。 惡劣環境容易引致傳染病爆發的風險;而防災設施不足,令居民在危急情況下未能適當自救。 教研中心與「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合作,邀請光板田村寮屋居民共同設計和執行防災活動。 其中,村民在計劃的支持下,選舉及組織村內的防火及衞生大使團隊,由他們帶領及推動其他村民,制定及落實光板田村防災預警方案。

    • 災難應變基礎課程
    • 災難應變進階課程
    • 資深領袖培訓計劃

    災難應變基礎課程由香港急症科醫學院災難醫學小組委員會主辦,旨在提升參與人士的人道救援及災難管理意識,並培訓他們成為未來領袖。課程適合有志從事海外人道救援工作的醫護人員參與;透過訂立核心技能要求清單,受訓者能有效掌握成為專業救援人員需具備的條件。

    天然或人為災難發生頻率及造成的破壞有異,部分難以預測,對公共衞生系統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災難生還率取決於多項因素,當中以醫院應付重大事故能力、公共衞生設施資源是否充夠,以及能否應付大型傷亡最為重要。我們深明確保醫院在災難發生時保持有效運作及為受影響人士提供服務的重要性。災難應變進階課程旨在培訓醫療及行政人員,確保他們在災難發生前能妥善準備相關醫護設施,以有效支援救援及災後復原的工作。

    資深領袖培訓計劃從公共衞生及社區需要角度出發,培育領導人才,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大型災難事件。培訓對象為醫療和護理專業人員,以及其他將參與防災、應急及災後復原的管理人員。 培訓以工作坊形式進行,內容涵蓋危機領導及決策技巧、應變方案制定、團隊構建、災後公眾情緒管理、社交媒體及持份者溝通技巧等。多位傑出知名領袖獲邀出席工作坊,分享他們災難管理的寶貴經驗。

  3. 最新動態. 緊貼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最新資訊。 14 January, 2019 Monday.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 「防災。 房禍」劏房居民社區教育計劃. 大部分劏房的住屋間隔和周邊環境未經合適佈置,容易衍生火警及傳染病爆發等可避免的災害風險。 教研中心與「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深明安全居住環境的重要性,通過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鼓勵及教育葵青區劏房居民,期望他們能在危急情況下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除了家訪和流動教育展覽外,我們進行了「居安思危: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社區調查,並通過傳媒發布會公布調查結果,,藉此提升政府及公眾對議題的關注,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減低劏房住戶的災害風險。 Tags: NGO_Vulnerable.

  4. 2016年5月14日 · 最新動態. 緊貼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最新資訊。 14 May, 2016 Saturday. 發展突發事故簡約清單:英國應急醫療隊經驗. 本文只供英語版本. (請點閱右方「了解更多」查閱本研究項目摘要) Volume 32, Issue S1 (Abstracts of Scientific Papers-WADEM Congress on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edicine 2017)

  5.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於2020年初在香港爆發,出外戴口罩、經常洗手、用1:99 比例稀釋的潔白水清潔家居等抗疫措施早已成為市民的「新常態」。 可是,對於殘疾人士來說,進行這些「新常態」都特別吃力,再加上不少社福機構在疫情期間只能維持有限度的服務,他們的抗疫之路更加需要公眾的關注和照顧! 有見及此,教研中心聯同三個合作機構 ---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 、 語橋社資 及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 製作一連三集的「殘疾人士抗疫指南」,當中由各障別人士親身演繹抗疫期間遇到的困難,例如視障人士如何靠觸覺分辦口罩的前後、聽障人士如何在對方面戴口罩的情況下保持溝通、傷殘人士回家後如何清潔車輪等。

  6. 2019年8月29日 · 最新動態. 緊貼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最新資訊。 29 August, 2019 Thursday.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無惘。 知災」舊區居民社區教育計劃. Tags: NGO_Vulnerable. 常用主題標籤. free. trainingcert. blog. Preparedness. trainingCMECPD. CUHKCCOUC. policybriefs. dpriemt. HKCEM. 聯絡我們. 香港仔黃竹坑道99號.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賽馬會大樓9樓901室. 電話: (852) 2871 8857. 傳真: (852) 2296 4628. 電郵: hkjcdpri@hkam.org.hk. 相片集. 更多.

  7. 2021年1月20日 · 心理學的「個人韌性」(ego resilience)概念指出如果我們擁有以下的特質,我們的個人韌性會比較高,當我們遇到困難或逆境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振作起來,亦能夠更快重建正常的生活。 面對疫情帶來的新常態,我們的「個人韌性」有多少呢? 你可參考以下五項特質,看看自己具備了多少項? 性格外向的(extrovert) 隨和的(agreeable) 勤奮和負責任的(conscientious) 情緒穩定的(Emotionally Stable) 態度開放的(Openness) 經歷整整一年的抗疫,相信大家都期待著疫情過去,希望能早日回復從前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