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0
    1
    0
    0
    0
    1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vs般尼茅夫
    W
    2 - 1
  2. 2019年2月27日 · DSE英文寫作無難度 英文老師從語言學拆解文法邏輯框架. 要提升DSE英文寫作能力,必須理解英文文法的邏輯框架。. DSE文憑試英文科尚有1個多月就開考,不少考生在DSE英文科會被文法考起,影響寫作卷文章的可閱性、閱讀卷篇章遇有長句子也難以理解。. 畢業於 ...

  3. 2018年1月24日 · 40多歲的阿進因謀殺罪於1997年被判終生監禁,餘生都要在監獄渡過,至今約21年,但他選擇在獄中花13年時間從香港公開大學社會科學學士開始,成功獲取教育碩士學位。 現時是教育博士二年級生的他坦言,入獄初期感到迷茫、絕望,腦海中不住回想「為何自己那麼衰致入獄」。 他憶述,小時候白費光陰,故很希望用讀書改變自己,找到生命的方向。 他說︰. 以前道德底線很低,見到打架也沒所謂,現在重建價值觀,明白對錯。 出獄希望不大,但他積極參與監獄宗教事奉,如有出獄機會,有朝一天盼服侍青少年,幫助有問題學生。 他最想跟囚友說: 我可以你們都可以,不要輕易放棄,浪費時間。 雖然我們犯錯,但與普通人分別不大,很願意改過。 行錯一步仍有回轉機會. 58歲的阿成16歲入黑社會,後因謀殺罪被判死刑,最後改判終生。

  4. 2022年1月6日 · 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的學生能文能武,要數學校特別之處,不得不提其獨特的「大佬文化」。 男拔校長鄭基恩形容,男拔的「大佬制」令學生有成長楷模之餘,在與師兄弟相處時加強溝通及領導技巧,也增強他們對校的歸屬感,形成濃厚的愛校情懷,舊生亦積極地協助師弟的發展。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鄭基恩說,校方着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希望畢業生成為同時具科技才能及同理心的人,近年更推出相應課程,鼓勵學生多關心弱勢社群。 男拔校長鄭基恩本亦是男拔校友,小一至中學畢業都在男拔渡過,1989年回母校教書,留任至今。 他說,男拔擁有獨特的「大佬」文化,不少課外活動不只由老師帶領,高年級的同學同樣扮演重要的領導角色︰.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尤其是男生,很多時候都不是有人教,就要聽你講,而是要有一個學習榜樣。

  5. 2020年7月27日 · 給年青人的說話. 如果說Arnault對中環置地廣場有一份情意結,倒不如說他可能比不少港人更熱愛香港,他曾經在訪問中說過:「沒有香港、就沒有kapok」以此總結他對這彈丸之地的愛,這一年「香港己死」之聲此起疲落,自22歲已經來香港工作的他,自有百般滋味在心頭。 不時看到「香港已死」這4個字出現於各大媒體上,但我沒有這種感覺,社區的凝聚力仍然很強,叫我們安然渡過疫情的第一二波,我好相信現在這一波我們都可以渡過。 當年我離開法國在香港追尋和達成夢想,令我明白到年青人希望往外闖的心理,但我相信香港仍然是一個叫人生命有著意義的好地方。 要改變未來,一切還未定案,還看年輕的新一代。

  6. 2019年8月15日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上周的記者會中指示威者「對社會無貢獻,不介意摧毀香港經濟」 (they 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 )引起社會不滿。 她今日其社交網頁表示,有人將她早前回應英文提問時,所說的「no stake in society」,演繹成她認為示威人士,都是香港「無建設」的人。 她澄清當時的意思是「除非有好少數嘅人因為覺得自己「無份」,而不惜摧毀社會」,又認為香港嘅經濟發展對每一位香港人都好重要。 帖文又提到,今日政府公布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紓困,要在「外憂內患」的衝擊下,回復元氣,當前最重要是停止暴力,恢復社會秩序。 近日香港多次出現以示威為名的暴力或破壞活動,大家都感到十分痛心。

  7. 2022年2月4日 · 止痛藥是紓緩痛楚的方法之一,但大家別以為止痛藥是萬能,甚麼病都能一吃「解千愁」,其實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長此下去更會加重痛症! 近年就興起一種名為「機能再生」的止痛方法,聲稱能堵截痛症根源及重整自身機能,究竟好唔好 ? 原理又是甚麼? 全球每5人有1人患痛症 尋找「痛」源能治本.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字顯示,每5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人患有長期痛症。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組亦曾經進行「香港頑固痛症患者意見調查」,發現507名年齡界乎25至65歲的受訪者當中,過半數表示已有頑痛超過兩年,五成四更曾因為不同的痛症而需要服用止痛藥。

  8. 2019年1月17日 · Andy是資優教育學苑的第一批資優生,也是首屆中學文憑試(DSE)的考生,雖然應考DSE前,他已獲普林斯頓大學取錄,但他依然堅持應考DSE,並考獲6科5**、1科5*的優異成績。 Kinson與Nathalie夫婦教出品學俱佳的兒子,引來別人羨慕的眼光。 Kinson自豪地表示自己從沒打罵過孩子,反而先了解問題再解決。 我們對他沒有設特定的目標,如將來要做醫生、律師,只希望他做一個善良、誠實的人,品行好。 在學術上則視乎他的興趣及能力,通過他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我作為爸爸不會太過苛求,更多的是他有需要時,我們會從旁幫助他。 Kinson既是Andy的爸爸,也是他的人生導師,鼓勵他接觸不同的人。 (黃建輝攝) Andy亦稱父母從來沒給他壓力,一定要做任何職業,反而鼓勵他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