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42
    1
    19
    4
    0
    43
    Euro 2016 Qualifiers終場
    11月 20日@馬其頓
    D
    1 - 1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3:00 下午 EDT
    6月 16日@塞爾維亞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12:00 下午 EDT
    6月 20日@丹麥
  2. next. 【明報專訊】講起近年當紅的學術普及團體,肯定要數好青年荼毒室。 由一開始在網上發表哲學普及文章、主持已被腰斬的香港電台節目《哲學有偈傾》,到近年參演「試當真」短片、在Serrini的演唱會粉墨登場,開了學術普及的新風氣。 團體成員主要是二、三十多歲的哲學研究生和已出道的大學教員,愛追求真理、重視思辨,以傳播知識為職志。 但他們也是凡人,有自己的際遇和煩惱。 今次請來其中兩位成員豬文(鄺雋文)和阿泉(關灝泉),談談他們的成長與掙扎。 上 / 下一篇新聞. {講樓達人}胡國威 賀慧恩 瘋狂樓市裏的回應與陪伴 Give and take,有冇玩過? 灣仔商場仔有間舖頭仔 幫社區幫街坊 周日話題:《魷魚》熱賣 秘技就在S.Q.UI.D. 周日話題:傳統的終結?

  3. 2023年7月16日 · 副刊. 2023年7月16日星期日. 星期日生活. 下一篇 上一篇.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書是讀書人的事——專訪本事出版創辦人林道群. 圖1之1 - (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作者寫書、讀者買書,往往忽略了編輯出版的角色。 資深編輯林道群去年離開牛津大學出版社,相隔一年,抖擻精神,在香港創辦「本事出版(Book Matter)」。 今次專訪,談新出版社的緣起,也談讀書編書這些每個讀書人都關心的事。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4. 2021年6月6日 · 波叔第六名兒子首曝光. 【明報專訊】「舖王」鄧成波的家族成員,昨日替老父舉行思念會。 在靈堂內包括「波叔」旗下公司,以及鄧府6名兒子耀宗、耀文、耀輝、耀邦、耀昇及耀鴻均以孝男身分,致送花牌懷念「波叔」。 「波叔」第六名兒子鄧耀鴻的身分,更是首次曝光。 鄧家發言人對耀鴻的最新情况,並無評論。 上 / 下一篇新聞. 柏傲莊III首輪331伙10小時沽清 大手客斥1億掃6伙 最快今加推. 荃景花園2房無窗台645萬易手 屋苑同類新高. 「波叔」思念會 家族稱地產王國值730億. 美數據遜預期 債息跌科技股升. 黑客愛收加密幣 脫手愈益困難. 第三方混幣服務 掩飾非法資金來源. Eric Kung:「70-20-10」:成為學習者與推動者. 港產香水攻小眾氣味 填補市場空白.

  5. 2024年4月29日 · 即時港聞. 2024年4月29日星期一. 鄧鏡波學校教師收投訴證不成立仍收警告信 入稟要求教育局撤銷 揭投訴人姨丈為另一中學校長 (18:43) 圖1之1 - (資料圖片) 鄧鏡波學校時任教師向沒有準時交功課的學生記缺點,該學生的姨丈投訴教師行為不當,校方調查後裁定投訴不成立。 惟教育局事後發警告信,指教師專業失德,可能取消其教師註冊資格。 涉事教師日前入稟高院提司法覆核,要求撤銷教育局決定。 入稟狀透露,男生的姨丈為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校長黃振裘,黃振裘曾將事件帶上平機會投訴。 司法覆核申請人為郭潤彤(音譯),答辯人為教育局長。 入稟狀指,郭潤彤是有逾6年經驗的註冊教師,曾於鄧鏡波學校任教中五化學科。 事發於2021年5月,郭要求學生就小測改正錯誤,涉事方姓學生沒有改正,被視為遲交功課。

  6. 2021年5月6日 · 簡單來說,就是打工仔利用真實政治來操弄辦公室政治,藉舉報黃絲來逼走職場上的敵人。 公務員事務局解畫,說公務員投訴沒顯著增加,投訴也沒有過萬宗。 實情如何,大家看看身邊的公務員朋友,甚至不是公務員的朋友,有否再在社交網絡上發表政見,便可知一二。 人人怕投訴「篤灰」導致飯碗不保,但亦有例外。 恒常為記者提供大量報道材料、堪稱全港最大「篤灰」機構的審計署,上周如常發表審計報告,建議入境處加快處理部分個案。 豈料入境處罕有地即日發稿反擊,直指「不懂刑事調查的人胡亂批評」,遣詞用字不留情面。 過往政府部門面對民主派和傳媒質詢,都沒有這麼犀利。 在「投訴之都2.0」時代,不同的投訴,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不同身分人士提出的表揚,也承載截然不同的分量。

  7. 2023年9月11日 · 港聞一. 下一篇 上一篇. 話你知:新農業一環 蕉徑農用地相若12維園. 【明報專訊】城規會資料顯示,古洞南蕉徑一帶被劃為農業用途的土地佔地約223公頃,相若12個維園,是全港最大片農地之一。 前特首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報告》中宣布落實新農業政策,包括設立農業園、探討設立農業優先區、成立5億元「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加強支援和協助農民增值等,以推動本地農業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當中農業園選址位於古洞南,本身是傳統蔬菜種植區,土地用途為「農業」地帶,其土壤及附近的水源等配套,適合農產品種植。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8. 2024年4月28日 · 【明報專訊】1966年開業、經營逾半世紀的銅鑼灣總統戲院將於周二(30日)結業,有工作逾20年的員工表示心酸,認為戲院生意不敵互聯網發展,已逐漸式微,嘆說與同事關係很好,十分不捨。 有市民認為總統戲院門票較同區戲院便宜,對其結業感可惜。 近年多間戲院先後結業,包括嘉禾院線的「嘉禾啟德」因租約期滿上周一(22日)結業,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昨形容是業界運作的「嚴峻警號」,建議地產商減租(見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