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4
    4
    1
    1
    0
    8
    歐霸盃終場
    2月 22日vsBraga
    L
    2 - 3
  2. 2021年12月14日 · 社會福利署委任的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第5份報告,檢視2016至2018年內,有259宗已向死因裁判法庭呈報的個案,內有59名兒童死於自殺,最小的只有10歲,學童輕生最大原因是學業壓力。 據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監察系統,2019年有25名18歲以下人士自殺,2020年則有23人。 數字令人心煩,防止自殺研究中心似乎亦止於研究而已,但如何防止,看着上升的數字,似乎成效不大。 曾少交8樣功課而約見社工的中一生,步上自殺之途,確實令人感傷,悲痛之餘也慨嘆教師們何以仍執著於大量功課? 是不是以為功課愈多,學生成績愈好? 記得小婦人讀小學時,教育署曾規定小學生家課時間,一年級不可超過45分鐘,六年級不可超過2個半小時。

  3. 2021年8月10日 · 【明報專訊】疫情下演藝圈工作驟減,不少藝人都轉型發展。樂隊Mr.的結他手MJ(譚傑明)最近亦多了一個身分,就是紋身師。醉心藝術的他,表示在香港以音樂維生艱難已非新鮮事,特別是夾band。不過學紋身並非為錢,全因一顆童心,40歲的MJ說:「今次學紋身讓我體會到,不要讓年齡阻擋了學習 ...

  4. 2021年11月14日 · PAST ARTICLES. 未來城市:社會不公可「攞命」 按梯度分資源 為99%人爭健康平權.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14日. Share. 馬穆將社會地位與健康的關聯稱為「健康的社會梯度」,提倡調查梯度的成因、梳理政策對健康不平等的影響,從而促進改變。 《致命的不平等》書中以大量研究支持他的論說,仔細反駁各種質疑,認為改變富國中的窮人承受健康不平等的其中一個重點,是令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權。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扶貧委員會日前發表《2020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分析計入政府在疫情下向全民派1萬元等「非恆常現金項目」,得出政策介入後貧窮率減至7.9%的結果。

  5. 2020年8月7日 · 【明報專訊】15名本地藝術家及設計師,在「富衛1881公館」這個前水警總部的歷史古蹟,以大自然元素為創作靈感,引領參觀者重構香港故事。 展覽分為三大展區,作品除了運用「木」和「金」等傳統材料之外,部分更融入「火」和「水」的意境,帶來不一樣視覺體驗。 當中可找到經典的霓虹光管招牌的現代演繹,及以再造物料創作的孔雀雕塑等。 展覽更實行網上及實體展同步發放。 「敢樂藝術· 敢闖人生」藝術展. 日期:即日至9月6日. 地點:尖沙嘴「1881」及富衛1881公館. 網上虛擬版: www.fwdhouse1881.com. 文:林喜兒. 相關字詞﹕ 每日明報-文化.

  6. 2023年1月21日 · 由楊偉倫﹑麥沛東﹑蘇玉華﹑林海峰﹑周文健等合演的三級電影《正義迴廊》,正式踏入第13周上映,票房節節上升,迄今累積票房已達4160萬元,打破2011年上映的《3D肉蒲團之極樂寶鑑》4107萬票房紀錄,榮登港產三級片冠軍寶座,蘇玉華昨天在社交網轉發有關消息,並寫道:「香港三級片史上票房 ...

  7. 2020年10月18日 · 貝多芬的音樂早已成為人類共享的遺產。 」千里達思想家C.L.R. James如此說。 毫無疑問,貝多芬早已成為古典藝術的聖人,其音樂在世界各地不斷演出,影響無遠弗屆。 即使沒有接觸過正統古典音樂訓練,試問有誰未曾感受過貝五命運敲門的震撼戰慄、貝九歡樂頌的激昂振奮,還有《給愛麗絲》的悠揚悅耳、《月光奏鳴曲》的溫婉柔情,都深深地迷倒無數人。 但這不過是貝多芬的其中一面,在神壇背後,貝多芬也是個不懂人情世故的悲劇天才,一個嚮往法國共和精神的反叛者。 今年是他誕生的二百五十周年,貝多芬還可以是什麼? 廿一世紀的我們,還可以如何在貝多芬身上得到啟發? 為此,我特地請教耶魯大學著名古典樂教授Craig M. Wright,一同踏上重尋貝多芬的旅程。 音樂奇才 家庭背景亦關鍵.

  8. 2021年8月11日 ·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11日. 創立品牌:品牌Sauvereign創辦人Bertrand Mak在英國長大,家人是醫生,大學修讀化學,經歷似乎與奢侈品完全不着邊,但他從腕表中發現工藝與細節的美,並在畢業後投身奢侈品行業。. (受訪者提供). 腕表收藏:Bertrand鍾情獨立製表師Ka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