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2
    2
    2
    0
    0
    4
    足總盃終場
    3月 17日@車路士
    L
    2 - 4
  2. 2024年2月1日 · 黃家豪及馬啟聰案發時分別為城大編委學生記者及熱血時報記者。 暫委法官李志豪於判辭指,王宗堯辯稱他一心想把充電器交給不知名的記者才進入立法會內。 惟李官質疑王宗堯大可在立法會外與記者交接器材,不用冒險入來。 况且當晚片段顯示,王宗堯在會議廳內與一名非記者衣着的男子交談、臨離開前更向一名黑衣示威者擁抱及拍打對方肩膊,明顯是想表達支持及鼓勵。 李官提及他沒有忽略王宗堯是藝人的身份,此可能引伸對他不利的揣測,即王宗堯可憑自身知名度更能引起示威者關注。 但李官指「他是否藝人也好、知名度高低也好,或許只是一名無人認識的普通市民也好」,基於上述分析可推論王宗堯藉身處現場以協助及鼓勵暴動,裁定他暴動罪成。

    • 新選舉制度強化了關係政治?
    • 以「政治為終身志業」的院系教育
    •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
    • 「平等政治」與「希望政治」

    「完善選舉制度」落實,需通過「選舉委員」提名方能獲參選機會,門檻提高。不少人直觀認為「素人」及「新秀」更不易獲選委青睞,變相有利「政商後代」。政治領袖不取決於門第,重要的是,是否懂民生、有手腕、具遠見。本文想探討一個過去鮮有觸及的課題:究竟在香港有否條件在「政商後代」培養出政治領袖? 「貴族參政」在不少政體屢見不鮮。貴族參政歷史根深的英國,過去多屆首相都來自中產或以上家庭,部分更是富甲一方的貴族之後。可合理預期他們生活無憂,並與上層名流及跨國企業高層擁有特殊私人及家庭關係。簡單地說,英國首相年薪約170萬港元(香港特首年薪約500萬港元);實際上要維持上流社會生活,根本不可能沒家族支持參政,僅依賴微薄薪俸明顯是杯水車薪。 綜觀大部分政治領袖一生仕途,都要廣結人緣,累積口碑是很重要條件。無疑出...

    除了人脈,政治領袖能否具感召力,組建有相同理念的團隊,亦是重要條件。筆者發現,學院的教育,實際帶來相對穩定及公平的政治培養機制。比較英國的政治領袖及港督,會發現在學歷及學科專業上都有很特定方向。英國本地常有說法形容,牛津大學是國會議員的搖籃;工黨領導則有不少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內地政治也有相似情况,政商領導不少出自「北清」兩所國家頂尖學府。 有云「學而優則仕」。收分要求最高的學府,吸納的都是被社會認可的精英。其一,不論出身,都需通過公開考試而被取錄,確保公平性及個人能力。其二,同窗在求學時期坐而論道,建立識於微時的信任;也對當下時政、未來政局產生共同理想與社會關懷,為團隊建立雛形。其三,個別學院的政治學科訓練定位明確,培養世界各國管治人才;學科設計上兼備理論和實用。 顯然香港各大院校的政治...

    回到本地,政商二代何以多年難有政治領袖?筆者私下訪談,歸納了幾個主要問題。 第一,政商二代對參政或加入「熱廚房」都心存顧忌,機會成本較高。大部分香港「政商家族」都有商業背景,即使不考慮自身情况,也要顧及企業或家族利益。過多參與政治,有機會影響企業發展。有時高調的表態更像是為滿足組織要求及需要,參與政治更像是社交、維持政商關係。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香港絕大多數企業都涉及全球業務,香港只是板塊其中一部分;他們的利益不一定與中央及港府完全一致,缺少誘因共同維持管治;港英政府年代的匯豐銀行、怡和洋行的業務則全賴於亞洲和香港,有很大動機與港英政府同心同德。同樣情况與英國本地政治人物相似,大多是百年家族,家族利益已經在政商界盤根錯節,在情在利也需要共同維持管治。 第二,即使有意培養「政商後代」作為政...

    未來的政治制度,顯然已經為「愛國者治港」,定下政治底線及制度保障機制。「政治議題」將不會是未來選舉主要裂隙;取而代之理應是在民生、經濟、發展、環保、社會福利等問題上的完整構想和識見。 對港部門及建制陣營也應該與時並進。有意識地改變用人思維,放棄「計劃式」的培養,轉為循「市場式」的風險投資。根據不同政策領域中的表現及潛力,招徠在該領域中的人才,平等對待、長期關注和聯繫,作適當政治引導,並給予足夠空間和機會。尤其明確了「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底線後,是時候減少以諮詢委員會及各類公職作為政治培訓場或友好酬庸——現時這些做法,有時反而削弱這些崗位的權威、信任及「行政吸納政治」的重要功能。 筆者一直認為香港有很多了不起的政商家族,如何在香港這個複雜的政治和經濟環境自處,一直游刃有餘。然而,新國際形勢已至,...

  3. 2024年3月16日 · 案件今日(16日)於區域法院(借用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就承認及經審訊後被裁定暴動罪成的12名被告,被判囚54個月至82個月,當中藝人王宗堯被判監禁74個月。 至於認罪的劉頴匡判囚4年半,鄒家成則囚5年1個月。 另外兩名被告就「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被判罰款1000至1500元。 七一衝擊立法會案各被告判刑: 羅樂生(案發時19歲,下同) 審訊前承認暴動罪. 判刑:監禁59個月7天. 何俊諺(21歲) 暴動、「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名成立. 判刑:監禁74個月. 畢慧芬(24歲) 審訊前承認暴動、「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 判刑:監禁59個月7天. 孫曉嵐(23歲) 審訊前承認暴動罪. 判刑:監禁57個月. 潘浩超(31歲) 審訊前承認暴動罪. 判刑:監禁63個月.

  4. 2021年2月2日 · 中央主導香港政局,是中央對香港特區全面管治權的重要體現,也是香港政局穩定的根本保證。 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頒布《國安法》,香港實現止暴制亂,到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資格的決定,淨化立法會生態,都是中央主導香港政局的重大行動。 事實上,中央決定管治香港的大政方針,需要香港特區的管理者具體貫徹落實,這就需要「愛國者治港」。 習近平今次對林鄭特首和特區政府履職盡責表現的肯定,既是對他們作為愛國者的一種肯定,也是希望和要求特區的管理者都是愛國者,能夠在涉及國家安全等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敢於擔當,展現出愛國愛港的情懷和對國家、對香港高度負責的精神。 習近平在香港政局出現重大轉折的時候,強調「愛國者治港」,就是要從組織人事上確保香港政局穩定,不容許有人再搞亂香港。

  5. 2023年6月12日 · 香港的士業議會今日(12日)公布一份關於的士服務質素的問卷調查結果,調查發現整體服務質素評分平均為58.4分,較疫前2019年底調查時的65.4分低7分,13項的士服務質素元素中,10項評分均下跌。 議會主席黃卓邦認為,服務質素下降與過去3年社會環境轉變、司機流失及老化嚴重有關。 被問到需否輸入外勞改善,黃稱的士並非行走固定路線,司機需熟悉路面應對即時交通情况,不適合輸入外勞。

  6. 2021年2月25日 · 即時文摘. 2021年2月25日星期四. 香港經濟結構大重整與解決深層次矛盾(文:何順文) (09:00) 圖1之1. 政府昨天公布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 一如所料,政府對應嚴峻疫情,大部分內容都是與短期穩定經濟和紓解民困措施有關。 這些包括寬減入息稅、差餉與商業登記費,電費補貼,創造3萬個臨時職位,發放電子消費券,增加綜援金和其他老弱津貼(出半糧),增設上限8萬元的失業借貸和調升中小企最高貸款額等。 當務之急是遏止疫情,讓社會經濟早些回復正常,應是大家都可以認同的。 但預算案較欠缺講述政府中長期策略性經濟規劃,未能統合政策為香港經濟結構啟動大重整方向。 當社會大眾焦點仍放在短期紓困回穩措施,本文希望香港社會目光能放遠一些,反思一些結構性的問題與發展。

  7. 2024年4月26日 · 上 / 下一篇新聞. inews@mingpao.com. 「屠龍小隊」等人涉策劃於2019年12月8日遊行設置炸彈並槍殺警員,律政司首以《反恐條例》起訴7人,今(26日)於高院進入第五日審訊。 首名控方證人、國安處警員在控方覆問後完成作供,控方傳召「屠龍小隊」領導、認罪被告黃振強作供,控方解釋為了節省法庭時間,先讓黃振強在庭內以iPad閱覽有關截圖;法官將案件押後下周一(29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