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13
    10
    1
    7
    0
    23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錫菲聯
    W
    3 - 0
  2. 2024年3月16日 · 案件今日(16日)於區域法院(借用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就承認及經審訊後被裁定暴動罪成的12名被告,被判囚54個月至82個月,當中藝人王宗堯被判監禁74個月。 至於認罪的劉頴匡判囚4年半,鄒家成則囚5年1個月。 另外兩名被告就「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被判罰款1000至1500元。 七一衝擊立法會案各被告判刑: 羅樂生(案發時19歲,下同) 審訊前承認暴動罪. 判刑:監禁59個月7天. 何俊諺(21歲) 暴動、「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名成立. 判刑:監禁74個月. 畢慧芬(24歲) 審訊前承認暴動、「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罪. 判刑:監禁59個月7天. 孫曉嵐(23歲) 審訊前承認暴動罪. 判刑:監禁57個月. 潘浩超(31歲) 審訊前承認暴動罪. 判刑:監禁63個月.

  3. 2021年9月25日 · 羅冠聰在 facebook 表示,這是近一年首次出訪華盛頓,除繼續在不同場合為港人發聲、令更多政圈中人更關注香港現況外,與國會議員保持連結,鞏固香港民主運動作為跨黨派議題,也是HKDC必須要承擔的任務。 他認為,是次與他們會面的美國議員陣容亦突顯了國會對香港議題依然有一定程度的支持,包括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眾議員麥高文(James McGovern)和共和黨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ll Blackburn)等。 他稱,在美國現今政治生態中,維持兩黨共識愈加困難,但HKDC仍會盡力為手足爭取便利他們的入境和難民安排,例如是《香港避風港法案》。

  4. 2022年12月30日 · 港聞. 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 港聞二. 下一篇 上一篇. 前助手追薪10萬勝訴 潘焯鴻指官「水平好低」 【明報專訊】曾揭發港鐵沙中線偷工減料、落選2021年立法會港島東直選的建築工程師潘焯鴻(圖,楊佩珊攝),其公司涉嫌拖欠前助手潘麒智薪金,勞資審裁處昨日裁定申索人勝訴,潘的公司須支付逾10萬元欠薪及代支雜費等款項,繳交3300元訟費。 潘焯鴻在庭外稱會上訴,批評「官水平好低」。 上 / 下一篇新聞. 反修例檢控組增調首長級2變5人 律政司「案件呈述」上訴 去年6宗全涉暴動案. 議員批人工島估價「粗疏」 團體指強推漠視民意. 憂北都同時發展增造價 G19促排優次. 國安法釋法草案 交人大常委會審. 人均廢物量去年重返高峰 環署:疫緩經濟活動增 環團:減廢政策失效.

  5. 2023年12月29日 · 圖1之1. 【明報專訊】8人涉於2021年策劃在法院放置炸彈,被控《港區國安法》串謀恐怖活動罪,部分為組織「光城者」成員。 被指是主腦的時年17歲男生早前承認國安法控罪,昨於高等法院被判囚6年,而承認交替控罪「串謀導致相當可能危害生命或財產的爆炸」的兩人分別被判囚2.5年及6年,同案一度還押逾年、時年24歲「光城者」被告則獲撤控,當庭釋放(見另稿)。 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判刑時斥被告為求目的不擇手段,行為「近乎對社會宣戰」。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6. 【明報專訊】講起近年當紅的學術普及團體,肯定要數好青年荼毒室。由一開始在網上發表哲學普及文章、主持已被腰斬的香港電台節目《哲學有偈傾》,到近年參演「試當真」短片、在Serrini的演唱會粉墨登場,開了學術普及的新風氣。團體成員主要是二、三十多歲的哲學研究生和已出道的大學 ...

  7. 2023年4月19日 · 甘文鋒:香港基層治理 該如何固治保興. 【明報文章】可以預計,這一年過後,香港的基層治理體系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半年主要是關愛隊的遴選及成立;下半年估計區議會的產生制度也會有很大改動。.

  8. 2021年5月6日 · 圖1之1. 在Google鍵入「投訴之都」,得此美譽的就只得香港,而且是香港人的自我調侃。 雖然港人事無大小都要投訴,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很多投訴其實都不了了之,因此亦有「意見接受,態度照舊」之說,尤其是涉及「鐵飯碗」政府部門的投訴。 不過這情况要變了。 有些人的投訴 就是威力百倍. 原來投訴可以輕易打爛鐵飯碗,即使該員工表現良好,講的是利君雅。 兩年前,網絡上傳出港台收到大量涉及利君雅的投訴,網民隨即發起一人一信表揚她,以「平衡」投訴,其後的聯署活動更有過萬人簽名。 可以想像,支持她的聲音,肯定大大蓋過反對聲音。 當年大家仍然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可以很驚人。 如今證實,聚沙而成的塔再高,原來都不堪一擊。 有些人的投訴,就是比起其他人的投訴威力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