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近年,正念對身心健康嘅重要性獲得廣泛關注,大量科學研究證實正念能帶來以下益處︰幫助調節情緒、提升認知功能 (如: 專注力、記憶力、決斷力) 以及人際關係的滿意度。 跟防災有甚麼關係... 更多詳情. 教研中心防災訊息圖像.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提供大量具資訊及教育性的圖像訊息,可供下載、列印及分享。 請瀏覽我們以下在面書的「防災信息圖像」: 防災訊息圖像 - 個人衛生與傳染病 防災訊息圖像 -... 更多詳情. 1. 2. 3. next ›. last »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的公眾教育資源提供各主題的有用資訊及教育材料,教育市民明智選擇備災方法。 請您在尊重知識產權情況下,使用所有資料,並必須適當引述出處。

  2. 翟博士研究應用人工智能來加強了解人們如何看待災害及其造成的損失,透過分析Google街道景觀圖片作出快速和準確的評估,為人道救援組織和災害管理人員提供重要資料,有助他們制定善後方案。 在颶風吹襲當地數天前,翟煒博士. 剛抵達佛羅里達大學,開始修讀研究生課程,而這次致命風暴帶來的影響與當局的應變方案,都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四年後,他成為浸大地理系. 助理教授,就改善災害管理展開研究。 他說:「親眼目睹颶風和洪水等災害如何影響沿海地區的居民,令我體會到城市規劃師可在災害管理上擔當重要的角色,協助政府制定災害應對措施,並改善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時社會出現的不公平現象。 以人為本的方式. 要改善災前防範和善後工作,先要評估公眾對自然災害的風險和損害有何觀感。

  3. 最新動態. 01 March, 2018 Thursday. 居危思安 - 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調查. 住屋問題一直為香港社會各階層共同面對的挑戰。 當中不少市民為求有一棲身之所,租住居住環境欠佳的不適切居所(包括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籠屋、床位、板間房或天台屋)。 不適切居所最為人所咎病是環境惡劣;除了居住空間狹窄、室內空氣質素欠佳外,因房屋結構或佈局而衍生的潛在災害風險更不容忽視。 教研中心於2017年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合作,進行名為《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的調查,從消防、安全 、衞生及室內環境風險四個範疇著手,分析住戶的精神健康狀況會否受有關因素影響。

  4. 社區參與計劃. 天然或人為災難可造成巨大破壞。 救援物資、通訊網絡、交通及水電等公共服務都可能受影響而陷入癱瘓。 前線救援人員擁有最合適的培訓及裝備作出應變,但由於需要在短時間內應付大量拯救任務,未必能及時顧及所有待救社區。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深明只有通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及齊心合力,才能提升香港的災難應變能力。 因此,我們致力為個人與社區提供相關指引和資源,鼓勵公眾肩負責任,同心協力保護性命及財產的安全。 通過多元化的教育工作,我們期望社區人士能共同評估災難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積極做好防備工作,減低風險。 23/12/2019. 天然或人為災難可造成巨大破壞。 救援物資、通訊網絡、交通及水電等公共服務都可能受影響而陷入癱瘓。

  5. 由去年12月起,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 (私人樓宇服務)合辦「『無惘。 知災』舊區居民社區教育計劃」,為葵青區的基層市民提供防災教育,加強市民於面對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其中,「劏房衞生全接觸」社區教育推廣站已在5月展開,內容包括有關環境安全及衞生、火警逃生等有用資訊,亦會教授如何製作環保驅蟲包,減低區內蚊蟲傳疾病的傳播風險。 以下為社區教育推廣站的詳情,歡迎葵涌區市民前往參觀。

  6. 繪本中四位主角組成了「COPE小隊」,在功夫婆婆的指導下進行密集式訓練,學習如何做好準備,應對災難。小隊更背負重任,到訪世界各地,培育更多孩子成為 COPE 減災小精英。從今天起作出改變,時刻做好準備,應對災難!

  7. 最新動態. 19 July, 2021 Monday. World Bank Guideline Published: “An EPIC Response: Innovative Governance for Flood and Drought Risk Management” 2021年除了仍舊是疫症之年,但世界各地的水災與旱災卻不會因此而絕跡,災情之嚴重性更不容忽視。 氣候危機帶來不少破壞性後果,在過去二十年來中最具破壞性的要數水災與旱災,全球30億人受影響,造成的苦難和經濟損失非常深遠。 全球溫度上升提升了大氣中的濕度,致使風暴及雷雨頻生。 與此同時,亦因為更多水份從地面蒸發,加上全球氣候變化,旱情亦諷刺地變得日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