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DFB Pokal2:00 下午 EDT
    8月 16日@Ulm
  2. 2022年6月9日 · QS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成中國排名最高學府. 若把眼光放在亞洲,亞洲排名最高學府為第11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 其次就是上升6位排在第12名的北京大學。 第三是排在第14位的清華大學,第四是排在第19位是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 以上是成功打入「QS世界大學排名2023」首20位的亞洲著名學府,,亦是首次有兩間內地大學同時躋身QS世界大學排名首15位的學府。 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大學排全球第21位 創歷來最高排名. 至於香港的大學方面,香港第一學府香港大學上升一名,排在全球第21名,亦是為歷來最高排名。 香港中文大學由2022年的全球第39位,上升一名至2023年全球第38位,反超香港科技大學成為全港第二。 香港科技大學則下跌6名,由排全球第34位跌至第40位。

  3. 2024年4月11日 · 2024年世界大學排名參考. QS早前亦曾公佈全球大學排名,若只看學院,香港有7間大學上榜,其中5間進入全球頭100名內,總觀全港排名最高為香港大學,列第26位,較去年排名跌5位;中文大學則列第47位,較上年跌9位。 惟本港7間上榜大學當中,有5間排名齊跌,當中以科技大學的跌幅最大,按年跌20位,排在至第60位。 QS世界大學排名2024(前10位) 香港院校全球排名. QS亞洲大學排名2024(頭10位) 【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大學排名/職場攻略相關文章. 職場攻略|工作會議有何作用? 77%受訪員工:是為下一次開會|無意義的可致損失過億美元? 5招提升開會效率. 職場攻略|保柏調查:僱員重視健康福利! 25至50歲首選牙科保險.

  4. 2024年3月25日 · 政府統計處的《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報告》提供香港僱員的工資水平及工資分布、就業情況和人口特徵的數據,可 按此 查閱更多詳細數據。 【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 更多薪酬趨勢相關文章. 香港薪酬趨勢|畢馬威:78%高管預計2024獲加薪! 3個因素考慮移居大灣區. 建造業薪酬趨勢|日薪最高3,668元! 33個工種日薪比較. 香港薪酬趨勢|最新月入中位數20,800元、家庭住戶入息30,000元|各房屋類型及行業收入一覽. 薪酬趨勢 政府統計處 工資中位數 職場 職場攻略. 廣告. 薪酬趨勢2024|政府統計處公布2023年5月至6月工資中位數為19,800元按年升3.5%。 全部行業都錄得升幅,即睇20個行業人工升幅比較,物管和餐飲業加最多!

  5. 2022年10月19日 · 施政報告提到,向合資格的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例如於今日或之後於香港置業,可於居港7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已購入並仍持有的首個住宅物業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 不過要注意仍須繳交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 施政報告2022|成立「人才服務窗口」 同時李家超於會上亦提到,會讓更多來港參與短期活動的訪客無須申請工作簽證,研究於現行科技專才、專業運動員等指定界別外,涵蓋更多類別。

  6. 2024年3月15日 · 香港財經時報 2024/03/15 11:53. 圖片: 香港財經時報. BT專訪|蘇文傑身兼多職,除了律師、亦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客席教授。 對他而言,投資最重要是「安全」。 他更分享投資應該需要有的5個特質。 BT專訪 | 蘇文傑 身兼多職,除了是律師,亦是財富承傳策劃主席、調解仲裁中心主席、客席教授。 對他而言,投資最重要是「安全」。 他更分享投資應該需要有的5個特質。 蘇文傑: 平衡風險與年齡有關. 無論物業、股票、基金、債券等,不止資產所在地,資產類型亦需要分散。 蘇文傑 直言,對於法律工作者而言,地域、資產類型、甚至用甚麼投資工具,這些都應該留意的,亦是對自己較保障的做法。 「唔好將所有雞蛋放喺同一個籃。 蘇文傑 認為平衡投資風險與回報是與年齡有關。

  7. 2021年12月11日 · 廣告. 【阿里巴巴大股東】阿里巴巴 大股東、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於2021年福布斯日本富豪榜為首名,財富達444億美元。 到底孫正義的發跡史是如何?

  8. 2020年3月27日 · 筆者常用的估值方面,是一套自創的三重估值方法,理念源自對盈利於會計入賬的理解。 上市公司產生盈利之後,會分為兩部分。 其一是作為股息分派予現有股東; 其二是餘下部分會成為保留盈利,轉化為公司儲備,從而令公司的資產淨值提升。 所以三重估值的必要元素,就是盈利、股息及資產淨值,可以產生三個向度的估值,三者得出的結果越接近,參考性越高。 然而,估價準確也不保證我們能在投資時可以獲利,皆因我們無法掌握大市氣氛的變化。 當遇上單邊跌市,基本面再優秀的公司,也可能因股指持續下行而令投資者失去持股意欲,面對沽壓重重以致股價下跌。 再看上述例子,即使知道價值是10元,買入價是4元,較實際價值已折讓六成,亦不能保證股價不會再跌,或許要跌至2元才喘定。 相對買入價4元,賬面損失高達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