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日 · 2023年8月16日保險行銷集團睽違3年將這份華人保險業的至高榮譽獎項頒贈予2位得獎者──友邦集團前首席執行官黃經輝先生以及香港友邦保險區域執行總監及榮譽顧問容永祺先生。 世界華人保險終身成就獎,是華人保險業至高榮譽的獎項,頒贈予為世界華人金融保險行業做出卓越貢獻及極大成就者,期望藉此為全球華人保險行業樹立學習楷模與崇高典範,進而集合眾人向善向好的力量,促進行業理性繁榮。 8月16日晚間,2023國際龍獎IDA年會全球峰會暨第六屆保險行銷創世紀盛典大會,將此至高榮譽獎項頒贈予2位為華人保險業貢獻良多的獲獎者,他們分別是友邦集團前首席執行官黃經輝先生,以及香港友邦保險區域執行總監及榮譽顧問容永祺先生。 國際龍獎IDA創會主席梁天龍表示,終身成就獎不是一個簡單的成就。

  2. 2024年2月1日 · 2023年確實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歷經了包括新冠疫情、區域經濟的緊張情勢,不只是臺灣,而是全球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了影響。 當然臺灣也有一些獨特的影響,如接軌IFRS 17及ICS 2.0所帶來的挑戰和壓力,美國升息也對保險公司帶來了相當艱困的挑戰,所幸在從監理端、保險公司到所有業務員的齊心協力下,安然度過了這些困境。 而放眼2024年,接軌國際制度依然會帶來不小的變動,對在場各位直接影響最深的,相信就是商品結構的轉變,這並不是單純受到制度影響,同時也是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醫療技術不斷推陳出新,連帶導致了一些商品與消費者爭議等問題的產生。 我想,保險業應該要整個動起來,去面對這些新的挑戰,盡最大的努力。

  3. 2017年9月1日 · 1130. 臺灣富邦人壽北二區部業務副總經理權民於去年曾在第十一屆世界華人保險大會上總結3個追求IDA百人團隊的關鍵因素: 其一是動機。 眼界有多高,世界就有多大。 即眼界決定發展的格局和未來,因此打造IDA百人團隊,需要有高度的目標。 其二是協助團隊攀登高峰。 團隊長要誠心誠意幫助夥伴,因為個人業績好,團隊業績就會好,個人的價值得到體現,團隊也就有更大的價值。 這就好比團隊中有一個IDA會員,便能夠演變為10人、100人。 其三是要和成功者學習。 「跟著蜜蜂找到花朵,跟著蒼蠅找到廁所」,團隊主管要不斷帶領夥伴,向成功者學習,透過參加活動、培訓、行業盛典等,吸取優秀夥伴的成功經驗,並將其方法運用在自己的日常展業中。

  4. 2020年2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2 月 1 日. 0. 1596. 想要讓客戶市場晉級,開發企業客戶是關鍵。. 年輕又連續七屆達到國際龍獎IDA會員的黃緯升成功開拓企業客戶的藍海市場透過6個成功關鍵開發超過300個企業客戶成為開發企業客戶的銷售高手。. 想要讓 ...

  5. 2020年6月1日 · 巧雲. 現職:香港宏利保險分行經理. 榮譽紀錄: 1. 二 一五~二 一七年榮獲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銅龍獎. 2. 二 一八、二 一九年榮獲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銀龍獎. 3. 二 二 年榮獲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白金獎. 4. 二 一五~二 一七年榮獲美國百萬圓桌MDRT會員. 5. 二 一八、二 一九年榮獲美國百萬圓桌MDRT超級會員COT. 6. 二 二 年榮獲美國百萬圓桌MDRT頂尖會員TOT. 7. 二 一九、二 二 年榮獲香港人壽保險經理人協會GAMA經理發展金獎. 8. 二 二 年榮獲宏利保險最高生產力個人業績第7名(1萬人當中) 9. 二 二 年榮獲宏利保險最高分行經理平均業績第3名. 10. 二 一八年達成宏利個人業績白金級別. 11.

  6. 2024年2月1日 · 156. 「保險業的團隊長有2大要務分別為增員及提升產能。 」國泰人壽彰泰通訊處經理黃世芳表示發展有效的組織人力及提升夥伴產能是團隊長亙古不變的天職而他認為在世界華人500強團隊CIA500的績優人力占比標準恰好是團隊長完成要務的關鍵當團隊中有愈來愈多夥伴追求國際龍獎IDA等國際級獎項不僅能提升業績更能成為團隊品牌吸引新人加入。 黃世芳回憶,在他2012年接任彰泰通訊處之時,雖然也有夥伴達標國際獎項,正式申請的人數卻是掛零,而在以獎項推動榮譽後,2023年美國百萬圓桌MDRT與國際龍獎IDA會員人數便來到各19位,績優人力占比超過25%。 明晰好處,讓追逐榮譽成為團隊的全民運動.

  7. 2021年7月1日 · 2021 年 7 月 1 日. 0. 1877. 鑑於俊文副社長過往在壽險行業長達三十八年的經歷,其在業務線上之所見、所聞、所為之經驗,藉由本專欄分享:心態建立、現況趨勢、組織發展、展業技巧、從業體悟等,都化為文字給第一線的從業人員與團隊領導人參考。 一年多來,肆虐著全球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在5月狠狠地衝擊了臺灣,這波疫情來得既急又猛,幾乎讓我們措手不及。 看著每天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的增加,面對警戒層級的增高及延期,除了讓人感到不捨遺憾外,更引得人心惶惶。 因為從種種跡象顯示,都可看見許多我們面對疫情準備的不夠,例如篩檢及醫療量能的不足,疫苗的欠缺,防疫行政措施的混亂等等,明顯跟不上疫情需求的暴發式增長,讓人們都歷經了一段時間的慌亂與驚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