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日 · 「大家可以回想今年衛福部預計要調漲保保費,遇到多少討論與阻力?我認為 保預算很難再增加,商業醫療保險在未來將會愈來愈重要。」 拼圖2:2019年臺灣醫療自費比例(含保險)排名全球第4 許多民眾認為目前的臺灣醫療極依靠全民 ...

  2. 2021年9月1日 · 2021 年 9 月 1 日. 1677. 0.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及引進,民眾在醫療上的選擇愈來愈多,自費項目亦琳瑯滿目。 本次特別企劃透過不同科別的5位醫師,解析自費項目的必要性,並且分享對商業保險的看法。 近5年,臺灣醫療自費項目愈來愈受重視。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外傷及毒物科科主任方震中點出他的觀察:「大家都不希望保費上漲,基於保永續原則,自費項目愈來愈多將是目前趨勢。 方震中回憶,10年前自費項目偏少,甚至幾乎沒有。 過去,當病人家屬哭著拜託他:「醫師,只要能把我家人救起來,多少錢都沒問題。 」方震中都會回應:「不用啦,保都有給付。 「隨著海內外醫療的突飛猛進,我愈來愈不敢講這種話。 」方震中表示,現在不僅手術醫材有自費項目,許多藥品都必須自費。

  3. 2018年1月1日 · 首先,醫療保障必須先完備,儘管有保,不足的部分仍需商業醫療險補齊。 接著是安養問題,臺灣安養中心品質良莠不齊,有些機構一間病房就是8床或10床並排著照顧,集體感染的狀況層出不窮;再加上社福機構或安養團體持續不足,臺灣未來的十年或二十年 ...

  4. 2019年1月1日 · 2097. 臺灣於二 一八年九月十九日公布修訂「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的部分條文,納入具多元風險分攤效益的「藥品給付協議」機制,加速引進好的新藥,讓病友能獲得更及時、更有效益的治療與照顧,臺灣保制度亦更往前邁進一大步。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藥品研發技術日新月異,各類療效更佳優異的新藥紛紛上市,對許多無時無刻引頸期盼自身疾病能得到治癒的病友而言,委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有機會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憂的則是害怕新藥價格太過昂貴,自己無法負擔。

  5. 2020年3月1日 · 0. 榮總名醫曾令民表示,臺灣乳癌患者發現時多數為早期乳癌,隨著醫學進步,以手術搭配個人化輔助治療,如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藥物治療、標靶治療等,乳癌的死亡率比起過往大幅降低,建議女性平常定期做乳房篩檢和準備足夠的醫療險,愈早發現,即可將傷害降至最低。 奧黛麗.赫本、安潔莉娜裘莉和蔡琴皆飽受一個病症侵擾,那個名字就是「乳癌」。 乳癌發生率為臺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則為第三位。 二 一六年初次診斷為女性惡性腫瘤者為1萬2,672人,占全部癌症的11.97%,當年女性死於乳房惡性腫瘤者為2,176人,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4.56%。

  6. 2019年3月1日 · 這是因為醫療險的購買會受到以下因素之影響: 1.年齡的限制;2.健康的考量, 如有糖尿病的長者,購買醫療險的機會便不大; 3.經費, 假設年齡在64歲的長者,一年醫療險保險至少需要幾萬元,若這位長者本身的儲蓄有限時,那麼購買醫療險將造成他經濟上的巨大壓力。 因此,建議年輕的民眾若有足夠的預算,應盡早替自己規劃醫療險,為自己未來多一些保障。 新式醫療出現,自費負擔加重的因應之道. 隨著醫療高科技工具的多樣化,新式醫療的出現,如人工水晶體、達文西手臂、人工關節等,有些器材須由民眾自費,是一筆不容小覷的開銷數目。 新式醫療的出現,讓民眾就醫時,自費負擔更加沉重,單靠日額型醫療險並不足以支付,應同時加強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來補強。

  7. 2023年9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9 月 1 日. 0. 1455. 對台灣人壽云暘通訊處業務經理蕭人豪來說,保險事業好比不斷的「遊戲破關」,每一次的挑戰,就好比增加了自己的經驗值,在克服挫折的過程中,成長的成就感促使著他對保險事業著迷、成癮,無法自拔地期待面對每個明天。 只要詢問從事保險銷售行業的績優業務員,就會知道「成為績優」一點都不容易,一路上不僅會遇到無數次拒絕,還有可能遭到客戶的否定,進而懷疑自己的價值和從業初衷。 蕭人豪認為,業務員最常遇到的挫折原因有3: 第1點,沒有名單。 客戶名單是打造保險事業的根本,也是事業長青的源頭,然而許多業務新人,在身邊的親友開發完之後,就會陷入找不到客戶的窘境;此時,任憑業務員一身銷售本領,也無從使力,進而陷入自我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