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5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位於中國貴州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又稱天眼)近日再接收到幾個不同於以往的窄帶電磁訊號,中國科學家張同傑認為,這些訊號具有「來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術痕跡和地外文明候選信號」,正與團隊進一步的解讀中,不過,美國專家丹·維爾海默則認為,這些可疑信號很可能來自地球,而不是外星人,且很可能性是某種射電干擾。

  2. 2022年6月12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位於中國貴州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又稱天眼),無視已故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警告,去年4月1日向全球開放使用,近日中國官方稱,中國科學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發現首例持續活躍「快速射電暴」。 綜合中媒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李菂領導的國際團隊,透過「中國天眼」發現全球首例持續活躍重復「快速射電暴(FRB 20190520B)」,並將其定位於一個距離地球30億光年的矮星系。 天文學界2007年首次確定快速射電暴的的存在,並在2016年探測到第一例重復爆發的快速射電暴,但它的物理起源、輻射機制和周圍環境等,至今都尚不清楚。

  3. 2020年10月28日 · 中國宣布:天眼發現30億光年外神秘信號. 中國天眼位於中國貴州,2016年9月25日落成,今年1月11日正式啟用,目前探測到來自30億光年外的神秘信號 ...

  4. 2021年9月5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位於中國貴州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又稱天眼)無視已故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警告,今年4月1日向全球開放使用,繼官方在學術期刊宣布發現201顆新脈衝星,近日科學團隊又宣布,在銀河系發現一條長度達5kpc的「中性氫結構」,根據其形態命名為「香蒲」(Cattail)。 綜合中媒報導,中國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邱科平,與研究團隊在距離銀河系中心22kpc(1kpc約為3262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條長度達5kpc的「中性氫結構」,根據其形態將其命名為「香蒲」。 根據分析,這可能是目前銀河系中距離最遠、尺度最長的巨纖維結構,或者是一段新的「旋臂」。

  5. 2021年5月21日 · 位於中國貴州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又稱天眼)無視已故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強力反對,於今年4月1日將向全球開放使用。 中國官方20日在學術期刊宣布觀測取得進展,發現201顆新脈衝星。 綜合中媒報導,中國天眼在觀測中發現201顆新脈衝星。 脈衝星是指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殘骸,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磁場最強、自轉最快、相對論效應顯著的天體,被視為研究宇宙極端環境中物理規律的理想實驗室。

  6. 2021年4月1日 ·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官方3月30日宣布,「中國天眼」3月31日午夜零時起正式向全世界開放,全球科學家可提出申請,使用口徑達500公尺的射電望遠鏡觀測宇宙,中方聲稱可以「自由申請項目觀測」,每個申請項目的觀測時間不得超過100小時,預計分配10%左右的觀測時間給中國境外的科學家使用。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官網指稱,自中國天眼啟動以來「發現的脈衝星數量已達到300顆」,而所有使用天眼的國外申請項目將「參加評審」,評審結果會在今年7月20日對外公布,評審通過的中國境外申請者可從今年8月起使用天眼觀測宇宙,「觀測本身不收取任何費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網友回應.

  7. 2021年5月8日 · 中方7日透過 官媒 、 黨媒 指出,「中國天眼有了新發現」,中國天文台博士姚菊枚指出,當巨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產生的超新星爆炸,將催生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