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當保險回歸保障本質保險公司回歸到保險本業資產和負債可以做到更好的配合如此一來便能降低經營風險穩定營運。 雖然改變不可能一步到位,保險公司除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外,通路端、投資策略也都需要做相應的調整轉變,但在利率波動環境及監管 ...

  2. 2018年12月1日 · 所以,影響力中心一定要是你的客戶。. 讓「如果我是你」,成功接觸企業窗口. 有了名單後,第二步就要進行約訪動作,壽險顧問開始要做一些練習。. 第一個要關注的是「議題」 ,如:二代健保、退、國民年金、退休金,抑或是長期照顧、外幣保單人民幣 ...

  3. 2022年8月1日 · 525. 0. 儘管保險填補了約40%由天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2021年全球仍有近1,620億美元的保險保障缺口(Protection Gap),相較於2020年的缺口1,170億美元,以及過去10年平均值1,390億美元,都顯示出保障的缺口有所擴大。 保險愈來愈重要! 3個臺灣未來不能忽略的巨大風險.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0期.

  4. 2020年11月1日 · 0. 1338. 投資型保單在業界愈來愈盛行,本次受訪的2位績優業務人員皆不約而同地表示:「在這個低利率的時代,投資型保單將會愈來愈重要。 投資型商品愈來愈盛行,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資料,9月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345億4,700萬元,今年首次超越單月傳統型保單的321億8,300萬元。 本次受訪的2位績優業務人員皆不約而同地表示:「未來投資型保單將會愈來愈重要。 未來重要性1:全球低利率導致投資型態轉變. 台灣人壽宏暘通訊處業務處經理簡素秋認為,量化寬鬆(QE)政策與低利率是全球金融環境的現在進行式,無論是定存還是保單預定利率等,舉凡過去眾人習慣採取的投資方式,目前利率都不高。

  5. 2020年6月1日 · 2020 年 6 月 1 日. 884. 0. 新冠肺炎(COVID-19)以無預警的姿態在極短時間內覆蓋了大陸後,更以極快的速度向全球各地擴散,速度令所有人措手不及,造成全球恐慌。 曾經歷SARS的第一線保險業務人員就表示:「新冠肺炎的傳染力、致死率雖然比SARS低,但此次疫情對臺灣經濟的殺傷力早已遠勝SARS。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每日的官方數據統計,全球目前已確診病例超過520萬4,508例,至今全球至少33萬7,687人死於新冠肺炎。 此波疫情去年十二月自大陸爆發後,一路蔓延到196個國家及地區,臺灣很幸運地在入境防疫工作就守住第一線,至今雖仍如臨深谷,幸而民眾出門人人皆配戴口罩,至今仍未像其他國家已有著大規模爆發。 與相對平安的臺灣相比,海外的疫情仍持續擴大。

  6. 2018年12月1日 · 除了深耕市場有成之外,最重要是能夠提高夥伴在行業內的定著率,因為 壽險顧問擁有可經營的市場後,就能夠獲得穩定的業績與收入來源,自然能在行業中成功定著。 而職域行銷和個人行銷一樣,只要擁有3個職場,就可以無限地延伸 ...

  7. 2018年5月1日 ·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