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5日 · 【1】禮. 先學〈論仁〉第3則. 論仁與禮關係,是儒家最關鍵觀念: (圖b)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孔子反問:父母死後不到三年,就大魚大肉,穿得花枝招展,安樂嗎? 宰我答道:安樂。 孔子接着提出了儒家最重要的仁與禮關係的觀念: 子女出生後,父母衣不解帶、偎乾就濕地照顧,至少三年,子女才能完全離開父母懷抱。

  2. 2021年5月4日 · 【1】因果關係. 蘇洵先提出秦亡六國的真正原因,乃六國割讓土地給秦國,而非關軍事力量比秦國弱。 其中分兩種情况,韓、魏、楚是亡於直接割讓土地,齊、燕、趙則因唇亡齒寒,間接亡於韓、魏、楚割讓土地。 蘇洵分別闡述兩種滅亡情况的因果細節。 割讓土地的後果,不但強秦弱己,更養大秦國慾望。 蘇洵直接抄引《戰國策》說話為類比,指出兩後果之間的惡性循環,以至割讓土地的韓魏楚三國必然滅亡的唯一終局,同時論證了秦亡三國非全因軍事力量。 至於間接情况的齊燕趙,則各有國情: (1)齊國被秦國收買,起初,秦國滅韓時,齊國沉默了,當秦國滅趙魏楚燕的時候,齊國沉默了,最後當秦國來滅齊時,再也沒有諸侯可以為齊抗秦了。

  3. 2017年9月29日 · 描寫. 多樣化的描寫手法. 作者用了多種手法刻劃洞庭湖之景物,將其動態、靜態之特點呈現出來,其分類如下: (見表) 對比. 善用對比. 遷客騷人觀景的感受. (1)作者運用了對比手法,刻劃「遷客騷人」觀哀景和樂景時的感受,突出了他們「以物喜」、「以物悲」的態度,並反映他們極受外界變化所影響。 (見表) (2)哀景和樂景. 同樣刻劃洞庭湖,如何呈現哀景和樂景的特點? 作者利用不同的景物,將哀景和樂景清晰地刻劃出來。 (見表) 襯托. 善用襯托. 遷客騷人和古仁人. 先刻劃「遷客騷人」觀景感受,說明了他們「因物而喜」、「因物而悲」的處世態度。 接下來,再寫「古仁人」的處世態度,不論環境變化,仍然能夠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進亦憂,退亦憂」等高尚情操。

  4. 2017年3月3日 · 【明報專訊】一、多樣化手法刻劃人物形象. 1. 直接描寫. 作者介紹廉頗時,運用直接描寫手法: ?「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這種處理手法,讓讀者清楚明白廉頗勇武過人的形象。 2. 間接描寫. 作者介紹藺相如時,運用了間接描寫手法,由宦官令繆賢口中,刻劃藺相如的人物形象。 ?「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通過繆賢口述藺相如的行事,成功刻劃藺相如深謀遠慮,機智過人的特點,也為日後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的優秀表現作鋪墊。 3. 行動描寫. 作者仔細刻劃人物的行為表現,突出人物特點,並且有助製造矛盾和衝突,推動劇情發展。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5. 2018年4月14日 · 2010年馬尼拉康泰旅行團人質事件造成港人8死7傷。 在慘劇中倖存的青年梁頌學(Jason)頭部重創,事隔近8年,當年Jason的主診醫生方道生(圖)稱,Jason康復進度不錯,仍需輔助工具協助行走,Jason與母在港已重投生活。 (資料圖片) 人質事件生還者李奕彪(左)事發後幾年都敢於講述事件及表達對菲國看法。 李伯現已80歲,其妻徐鳳群(右)說丈夫一年半前中風,開始忘記很多事情。 李太昨問丈夫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日前道歉的感受,李伯不懂回應,只說「不知道」。 (樊銳昌攝) 【明報專訊】2010年馬尼拉康泰旅行團人質事件造成港人8死7傷,私人訪港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前日就事件正式道歉。

  6. 2021年9月17日 · 林文月〈白髮與臍帶〉一文結合敘事、描寫、抒情和說理,先寫當下因害怕勾起喪母之痛而不敢清理抽屜,進而追述往事,逐步揭示潛藏於內心隱密的傷痛,再敘述解開心結、自我療癒的心路歷程,最終洞悉生命傳承的意義,不再沉溺於悲傷之中。 本文情理兼備、波瀾起伏,觸動人心,令讀者與作者同悲同喜。 →起∕害怕逃避:記述作者不敢清理抽屜裏藏在深處的白髮和臍帶,突顯喪母之身心痛苦。 (表) →承∕追憶往事:記述作者發現白髮與臍帶的情境,突顯母親對子女的珍視疼愛,抒發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以及喪母之哀痛。 →轉∕豁然省悟:記述作者仔細端詳臍帶,因而領悟臍帶連繫了她與母親的身體和感情,覺知生命泉脈永流不竭。 →合∕走出傷痛:記述作者清理好梳妝枱的抽屜,把白髮和臍帶放回原處,表示她終於整理好自己的思緒,內心澄明平靜。

  7. 2022年11月15日 · 李爾王不願聆聽小女兒說的真相, 終被背叛: 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中的主角李爾王打算退位,將國土分給三個女兒,並稱最愛他的女兒將會得到最多領土。 大女兒和二女兒阿諛奉承,稱自己最愛父王,說得天花亂墜。 不願誇大其詞的小女兒寇蒂莉亞卻說了真話──她如一般女兒一樣愛父親,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而如果兩個姊姊真的如她們所言愛父王勝過一切,又怎會出嫁? 難道她們對丈夫沒有愛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