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李祐被李愬所感動,盡心設法為襲取蔡州出謀劃策。 李愬训练了三千敢死队,为突袭做准备。 李愬废除了过去唐军“抓住间谍则处死间谍全家”的法令,优待抓住的间谍,得到了更多敌人内部的情报,确认了淮西主力不在蔡州,而在洄曲(今河南商水 ...

  2. 工具. 李愬 (773年—821年)。 唐 臨潭 人。 字 元直 。 鳳翔節度使 李晟 之子,有謀略,善騎射,曾經平定 淮西 留後 吳元濟 之亂,史稱「 雪夜下蔡州 」。 封涼國公、 鳳翔節度使 。 早年 [ 編輯] 因家族背景當 協律郎 、累遷 衛尉 少卿 。 從小慈孝過人,父親李晟死後,在兄弟十五人中,唯他與兄長 李憲 堅持為父居廬守墓三年,被皇帝勸回,隔天又跑回去守墓。 後被授 太子右庶子 ,坊、晉二州 刺史 ,金紫 光祿大夫 , 詹事 。 雪夜下蔡州 [ 編輯] 唐代中期, 藩鎮割據 ,在各個藩鎮中,以 淮西節度使 吳少陽 之子 吳元濟 勢力最大。 元和九年(814年)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擁兵自立,唐憲宗曾屢次發兵攻打都無功而回。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 人际关系
    • 史料索引

    中国唐朝中期名将

    李愬[sù](773年-821年),字元直。洮州临潭县(今甘肃省临潭县)人。中国唐朝中期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

    李愬有谋略,善骑射。初以门荫任协律郎,历官卫尉少卿、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及坊、晋二州刺史等职。元和十二年(816年),上表自荐平叛,出任唐邓节度使,参与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李愬到任后,抚养士卒,并先后俘获了敌将丁士良、吴秀琳等,优待二人,使其为己效力。元和十二年(817年),在条件成熟后,他率军雪夜袭蔡州,一举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之乱。战后以功拜山南东道节度使、上柱国,封凉国公。后任武宁节度使,在金乡大败平卢叛藩李师道军,连战皆胜。元和十五年(820年),改任同平章事、昭义节度使,旋即改任魏博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年),新任成德节度使田弘正遇害,李愬欲派兵为其报仇,因病重未果,只得返回洛阳养病,拜太子少保。同年病逝,享年四十九岁。 获赠太尉,谥号“武”。会昌六年(846年),配享宪宗庭庙。

    李愬担任军将、统兵作战的时间虽然不过五年,但他为打击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确实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他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的奇迹,使其成为有唐一代杰出的军事将领。 今存《梅花吟》诗一首。

    早年经历

    李愬早年因父亲的恩荫封官,任太常寺协律郎,后升任卫尉少卿。他的生母早逝,由晋国夫人王氏抚养,到王氏去世后,李晟因为李愬不是王氏的亲生儿子,命他穿缌麻服(为关系相对疏远者所穿丧服)为王氏服丧。李愬哭叫着不愿,李晟被他感动了,因此让他穿齐衰服(为生母所穿丧服)服丧。 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李愬和李宪在墓边搭棚住着守孝,唐德宗李适怕会让他们伤身而不让,下诏命他们回家。过了一夜,李愬光着脚又去了,德宗知道不能改变他的意愿,就允许他服满丧期。丧期满后,李愬被任命为右庶子。后调任少府监、左庶子,又出京任坊、晋二州刺史。因政绩优异,获加金紫光禄大夫。又任庶子,多次升迁后任太子詹事、宫苑闲厩使。李愬不仅治政有方,且有谋略,擅长骑射。

    征讨淮西

    自元和九年(814年)起,一向有志于削平藩镇的唐宪宗李纯便对淮西用兵,讨伐拥兵自立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但却久战无功,至元和十二年(816年),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大败于铁城,又命袁滋挂帅,袁滋也无战功。李愬上疏自荐,愿到前线效力。宰相李逢吉也认为他的才能可堪任用,于是在同年十二月任命他为左散骑常侍兼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 为西路唐军统帅。 当时,西路唐军承战败之后,士气低落。李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不整理练军。有人说部队涣散,他说:“叛军正对袁尚书的无所作为感到放心,我不想让他们加强戒备。”于是假装告诉各军说:“天子知道我慈爱并忍耐心强,所以让我来安抚调养你们。至于作战,不是我的事。”兵将们相信了并很高兴。他又遣散乐妓,不曾设宴奏乐,兵将受伤的,他亲自去探望。叛军因曾打败高霞寓、袁滋二人,且因李愬的名声地位不高,因此未增戒备。 李愬沉着勇敢、擅长谋略,以诚待人,能利用劣势出敌不意,以发动袭击。他就职不久后,便策划袭击蔡州,上表请求增派兵力,宪宗颁诏将昭义、河中、鄜坊的步、骑兵两千人拨给了他。元和十三年(817年)二月初七,李愬派十将马少良率骑兵十余人巡回侦察,遇到吴元济的捉生虞候丁士良,与他交战,将他擒获。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骁将,经常危害唐州、邓州等地。大家请求将其丁士良剜心处死,李愬答应。不久,李愬把丁士良叫来,当面责问他,丁士良并无恐惧的神色。李愬说:“丁士良真是一位大丈夫!”便命令为他松绑。丁士良主动请求为李愬效力,被任命为捉生将。 丁士良大为感激,遂向李愬献计,以擒获文城栅守将吴秀琳的谋主陈光洽,来逼其就降。李愬听从了他的建议,丁士良于二月十八日将陈光洽生擒而归。 三月初五,李愬由唐州移兵屯驻宜阳栅。 不久,吴秀琳率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军队向李愬投降。二十八日,李愬领兵来到文城西面五里,派唐州刺史李进诚率兵士八千人来到城下,召呼吴秀琳,城中箭石密集如雨,大家无法上前。李进诚回来后报告认为吴秀琳是诈降。李愬说:“这是等候我前去哩。”便立即来到城下,吴秀琳收起兵器,一头伏在李愬的马前,李愬抚摩着他的脊背,好言安慰,收降了吴秀琳的三千人马。并起用其勇将李宪,为他改名为李忠义。并将文城各将的女眷全部迁移到唐州。唐邓军中的士气便又振作起来,人人都有准备打仗的决心。前来投降的敌军在道路上一个接着一个,李愬便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一一安置。得知归降者家中有父母需要照料的,便发给粮食与布帛,打发他们回去,还说:“你们都是朝廷的百姓,不能丢下亲属不管。”大家都感动得哭起来。 二十九日,李愬派山河十将董少玢等分别出兵攻打各处栅垒。当天,董少玢占领马鞍山,攻克路口栅。夏四月初二,山河十将马少良占领嵖岈山,擒获淮西将领柳子野。 不久,李愬的山河十将妫雅、田智荣攻克冶炉城。初七,山河十将阎士荣攻克白狗、汶港两处栅垒。十四日,妫雅、田智荣攻破西平。五月初二,李愬派柳子野和李忠义袭击朗山,擒获了守将梁希果。十八日,李愬派方城镇遏使李荣宗攻克青喜城。 李愬每当得到淮西归降的士兵,一定要亲自领来询问淮西的底细,因此他对敌方的地形和兵力分布都了解清楚了。李愬谋取蔡州,问计于吴秀琳。吴秀琳以为欲攻取蔡州,非骁将李祐不可。李愬设计生擒李祐,并力排众议,免其一死,加以优待。当时,李愬准备掩袭蔡州,谋划更为隐秘。他单独叫来李祐和李忠义,屏退外人后才进行交谈,有时谈话一直延续到夜半,别人都不能够参与商议。众将担心李祐制造变故,往往规劝李愬,而李愬待李祐更为优厚。士兵们也不高兴,各军每天都有文书声称李祐是淮西的内应,而且说是听敌方奸细讲的。李愬担心诽谤事先传到朝廷,自己来不及搭救李祐,便握着李祐的手哭泣着说:“难道是上天不愿意平定这伙贼人吗?为什么你我二人相互了解得如此深切,但就是不能够制服众人的议论呢?”因而,李愬对大家说:“既然诸位怀疑李祐,请大家让他到天子那里接受死刑吧!”于是,李愬给李祐加上枷锁,将他送往京城,事先暗中上表说明情况,并说:“如果杀了李祐,就无法成功。”宪宗颁诏释放李祐。李愬见到李祐后,非常高兴,任他为散兵马使,让他带着佩刀,巡视警戒,在自己的帐中往来。有时,李愬与他一同就寝,秘密交谈,直到透出曙色也不入睡,有人在帐外暗中偷听,只能听到李祐感动的哭泣声。当时,唐、随二州节度使牙卫队三千人,号称六院兵马,都是山南东道精悍勇锐的军队,李愬又任命李祐为六院兵马使。 原先的军令规定,对留宿敌方奸细的人,要屠杀他的全家。李愬除去这一军令,让人们优待敌人的奸细,奸细反而将实情报告给李愬李愬愈发了解敌人的情况。二十六日,李愬派兵攻朗山失利。大家即惆帐又恼恨,只有李愬欢快地说:“这正是我的计策啊!”他募集了敢死之士三千人,号称突将,天天亲自教练他们,让他们经常做好出发的准备,李愬打算以这支军队袭击蔡州。适值多日落雨,到处积满雨水,这一计划没有实现。 七月,宪宗因对淮西用兵四年,馈运疲弊,民力困乏,深以为患,遂任命主战最力的宰相裴度兼领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使,赴前线督战。 八月,裴度到达郾城,上表请求阻挠诸军作战的宦官监军,宪宗准其所奏,诸将至此得以独断专行,在随后的作战中多立功劳。李愬也就得以不受阻拦地发挥其才能。 九月二十八日,李愬准备攻打吴房县。诸将都说:“今天是不利前往的往亡日啊。”李愬说:“我们兵马为数较少,正面作战,兵力不够用的,适于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敌人因今天是往亡日便不会戒备我们,这正是可以进击的时候。”便率军前往,攻克了吴房外城,斩首一千余级。剩下来的吴房兵马防守内城,不敢出战。李愬率兵马撤回,以便诱使吴房兵马出动,淮西将领孙献忠果然率领骁骑五百人追击。大家惊惶失措,准备逃走,李愬跳下马来,靠在胡床上,下令说:“有胆敢退却的,一概斩杀!”大家回军尽力作战,孙献忠阵亡,淮西兵马这才撤退。有人劝说李愬乘胜攻打吴房的内城,一定能攻克。李愬说:“这不是我的计策。”便率军回营。 李愬先后出兵攻取蔡州以西和西北的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和西平等据点,与北线郾城一带的唐军兵势相接,连成一气。他还遣将攻克蔡州以南和西南的白狗、汶港和楚城诸城栅,切断了蔡州与申、光二州的联系。其主力进驻距蔡州仅六十五里的文城栅,建立了接近蔡州的奇袭基地。

    雪夜入蔡州

    主词条:蔡州之战 元和十三年(817年)九月,李祐见奇袭的条件已经成熟,向李愬进言说,淮西精兵都在洄曲和边境,守卫蔡州的全是老弱,可以乘虚直捣其城,出其不意,一举擒吴元济。李愬深以为然,派人赴郾城将奇袭计划密呈裴度。裴度十分赞赏,同意出兵。 十月初十,风雪交加,叛军放松警戒。李愬利用了这有利于奇袭的天气,命史旻留镇文城,命李祐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三千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城率三千人殿后。军队的行动十分秘密,除个别将领外,全军上下均不知行军的目的地和部队的任务。李愬只下令说向东。东行三十里后,唐军在夜间抵达张柴村,乘守军不备,全歼包括负责烽燧报警士卒在内的守军。待全军稍事休整和进食后,李愬留五百人守城栅,防备朗山方向之敌,另以五百人切断通往洄曲和其他方向的桥梁,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诸将问军队开往何处,李愬才宣布说,入蔡州直取吴元济。诸将闻说皆大惊失色,但军令如山,众将只得率部向东南方向急进。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张柴村以东的道路,唐军无人认识,人人自以为必死无疑,但众人都畏惧李愬,无人敢于违令。 夜半,雪愈下愈大,唐军强行军三十五里,终于抵达蔡州。 接近蔡州城墙的地方,有一处鸡鸭池,李愬令士卒惊扰鸡、鸭,以掩盖行军之声。自从吴少诚(德宗时淮西节度使,自他以后,吴氏三代割据淮西长达三十年)抗拒朝命,唐军已有三十余年未到蔡州城下,所以蔡州人毫无戒备,未发现唐军的行动。四更时,李愬军到达蔡州城下,守城者仍未发觉。李祐、李忠义在城墙上掘土为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让他们照常击柝报更,以免惊动敌人。 李祐等既已得手,便打开城门,迎纳大唐军。接着,又依法袭取内城。鸡鸣时分,雪渐 止,李愬进至吴元济外宅。这时,有人觉察情形有异,急告吴元济官军来临。吴元济高卧未起,笑着回答说:“俘囚作乱,天亮后当杀尽这些家伙。”接着,又有人报告说:“城已陷。”吴元济仍漫不经心地说:“这一定是洄曲守军的子弟向我索求寒衣。”起床后,吴元济听到唐军传令,响应者近万人,才感到恐惧,率左右亲随登上牙城抗拒。 李愬入城后,一面派人进攻牙城,一面厚抚在洄曲的淮西大将董重质的家属,并遣董重质之子前往招降。董重质单骑至李愬军前投降 ,吴元济丧失了洄曲守军回援的希望。 十二日,唐军再次攻打牙城,蔡州百姓争先恐后地负柴草助唐军焚烧牙城南门。黄昏时分,城门毁坏,吴元济投降。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二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 李愬奇袭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就主观而言,李愬治军有方,奉己俭约,待将士丰厚,能得士心;又明于知人,敢于重用降将,能得敌情;他见机能断,敢于抓住蔡州空虚的时机,实施奇袭;又长于谋略,善于麻痹敌方,瓦解其民心和士气。这些,都使他能利用风雪阴晦,烽火不接的天气,孤军深入,置全军于死地而后取得奇袭的胜利。从客观来说,唐宪宗和裴度始终未改其平定淮西的决心,又能集中力量对吴元济用兵,甚至撤去监阵中使,而北线唐军则牵制、吸引了淮西的主力,这都为奇袭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李愬平定淮西后,各藩镇恐惧不安:横海节度使程权奏请入朝为官,朝廷收复沧、景 (今河北景县东北)二州;卢龙(今北京市)镇刘总上表请归顺;成德镇亦上表求自新, 献德、棣(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并请朝廷任命其余诸州录事以下官吏。后来,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病死,其弟王承元上表归降。至元和十四年(819年),朝廷又挟平定淮西之声威,收复淄(今山东淄博南)、青(今山东青州)等十二州。藩镇割据的局面因之暂告结束,唐朝又恢复了统一。 吴元济被抓获后,李愬不滥杀一人,那些给吴元济管事带兵和管理膳食马匹的人,都被恢复了职务,使得他们安心 。十一月初三,宪宗下诏任命李愬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及襄、邓、随、唐、复、郢、均、房等州观察等使,加勋上柱国,并封爵凉国公 ,食邑三千户(实封食邑五百户),一个儿子封五品正员官。 此战后,郑澥专门撰写了《凉国公平蔡录》一卷 。唐宪宗特命韩愈撰写一篇《平淮西奉敕撰》,歌颂这次大捷,并在蔡州汝南城北门外刻石立碑。由于碑文甚少提到李愬的事迹,李愬心中感到不平,其妻韦氏也频频为此申诉。李愬部下石孝忠“作力推去其碑,仅倾移者再三”,将《平淮西碑》砸毁 ,官兵来抓人时,石孝忠还把人打死,事情闹到了宪宗那里。宪宗于是又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写平淮西战争的经历。

    李愬担任军将、统兵作战的时间虽然不过五年,但他为打击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在元和十二年(817年)的雪夜袭取蔡州之战中,李愬因势利导,示弱骄敌,招抚降将,把握战机,利用天候,通过奇袭获胜。平定淮西割据势力,对其他藩镇割据产生震慑作用。河北、山东诸镇相继归顺唐廷,使动乱的唐王朝出现了一个短期安定的局面。 李愬也因此成为有唐一代杰出的军事将领。

    高钺:李愬勋臣节将……。 (《旧唐书》引)

    白居易:在建中岁,泚贼叛逆,惟太师(李)晟实仗大顺,剪而诛之;在元和朝,蔡寇充斥,惟尔愬实奋奇策,虏而戮之。父子之功,书于甲令,俱为第一,焯(阙)当时。矧尔一登将坛,六换(阙)钺,坐论岩廊之道,卧理保傅之事,方深倚望,奄忽沦谢。是用当食累叹,视朝三辍,岂不以爪牙之威缺于外,股肱之痛轸于中者乎? (《李愬赠太尉制》)

    李纯:宗臣之允,王国克生,毅勇蓄深,温良煦外。《礼》、《乐》战攻之器,默识其源;《诗》、《书》义理之府,洞窥其室。虽早升朝序,而未展将材。顷以悬弧滔天,宿兵既久,方城压境,易帅颇频,永怀韬略之家,必有弓裘之嗣。将执金鼓,载持干旄,果副眷求,克扬威令。缉伤夷之后,振怯为雄;制密迩之间,保危成固。推忠厚以感物,本信惠而和人,一其斫心,励厥死力,乘虚径袭,负雪兼行。风驱如合于百神,雷发若出于九地,坚城立溃,狡竖坐擒。遗甿安堵以知归,馀党释甲而请命,古之良将,其孰过焉? (《授李愬山南东道节度使制》)

    孙简:伏以蜀、蔡之功,实皆超卓,勋力虽等,艰危则殊。……至于李愬之所立,适当伐蔡累年,旁有包荒数镇。元济袭父业而成邪计,凶党皆为其致命,同恶惧齿寒而为阴援,军须必从以有资,是故垤窟益深,毒烂不诛。愬于此时,独能善贷行权,窜谋沈断,跳驱闲道,乘凌坚壁。不俟拔帜而坐失金汤,未暇请缨而已累俘虏。斯实军锋之冠,万夫之将。由是言之,代蜀当专征之始,众锐且同於楚金;攻蔡承连兵之馀,群疑颇同于鲁缟。及成功而虽一,在出奇而尤高。……傥圣慈以格言所著,德宜有邻,武功之中,功皆难掩。则愬居第一,崇文次之。 (《李愬高崇文配享次序议》)

    王建: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赠李愬仆射二首》)

    李忱:顷李愬有平蔡之绩,高崇文有收蜀之功……。 (《令议武臣配享宪宗庙廷诏》)

    鬼神传说

    李愬为人、治军,都以宽容仁义为第一,从未错杀一人,且待人接物讲求信义,深得民心。长庆元年(821年)秋,他以左仆射、平章事被任命为魏博节度使。这时,唐穆宗召他回京,刚要进洛阳时,他在洛阳的旧部石季武作了个梦,梦见李愬从北面登上京城的天津桥,自己担任仪仗前导。李愬的队列仪仗前面喝道,后面护卫十分威严,就像宰相出行一样。忽然有八个道士骑着马,持着迎贵宾的节幡从南面要上桥。李愬的前导就大声呵斥,让道士们闪开。道士说:“我们是来迎接仙公的,不知道什么宰相不宰相!”道士招呼石季武,石季武就赶紧打马迎上来。持节幡的道士说:“我有几句话,你听后要记住,然后转告李愬。”随机吟诵了一首诗,大意是:“骑着高头大马奔向金銮殿,乘上华丽的金车直入星汉。世上的浮名有什么可留恋,怎比得了腾云驾雾羽化登仙?”石季武是个粗人,记性又很差,但随道士念了两遍便记住了。道士说:“你既然已经记住了,就转告相公(指李愬)吧!”说到这里,石季武惊醒了,出了一身大汗。他高兴地想:“在世间当宰相的还能成仙,像我这样的普通官吏大概也能成仙得道吧?”三天之后,李愬果然从北面登上天津桥,石季武为前导,并在天宫寺休息。一个多月后,李愬去世。人们都知道他为人仁恕诚实,合乎天道,却不知道他是被天上贬到人间的神仙,在人间期满了,自然要返回天界。

    拜相示尊

    李愬平定蔡州以后,将叛徒吴元济押送到京师,自己将军队住扎在球场,等待招讨使裴度来检阅。裴度进入营地时,李愬武装出迎,在路边拜见。彼此官职不相上下,裴度想回避。李愬说:“蔡人性情顽强叛逆,不知上下尊卑的分别已经几十年了。我们这样做,就是要显示朝廷的威严,希望借此训示他们,使他们知道朝廷的尊贵。”裴度于是接受了李愬的致敬。 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此举“其意甚远”。

    先祖

    五世祖:李芝,赠陇州刺史。 高祖:李嵩,赠泽州刺史。 曾祖:李思恭,官至陇右军裨将。赠幽州大都督。 祖父:李钦,官至陇右军裨将。赠太子太保。 祖母:王氏,赠代国夫人。

    父母

    父亲:李晟,中唐名将,官至太尉兼中书令、三镇节度使,封西平郡王。卒赠太师,谥号“忠武”。 母亲:生母名不详;继母王氏,封晋国夫人。

    同辈

    •兄长 1.1. 李愿,官至检校司空兼河中尹、河中节度使。 2.2. 李聪,早卒。 3.3. 李总,早卒。 4.4. 李愻,官至左神武军大将军。 5.5. 李凭,历任诸卫大将军。 6.6. 李恕,官至太子洗马、少卿监。 7.7. 李宪,官至检校左散骑常侍、岭南节度使。 •弟弟 1.1. 李懿,官至渭南县尉。 2.2. 李听,官至太子太保,封凉国公。卒赠司徒。 3.3. 李惎,官至右龙武卫大将军。 4.4. 李殷,官至岚州刺史。 5.5. 李侗,早逝。 6.6. 李伷,早逝。 7.7. 李偕,早逝。 •姐妹 1.1. 李氏,嫁工部侍郎张彧。 2.2. 李氏,嫁刑部侍郎崔枢。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八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七十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九·唐纪五十五》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唐纪五十六》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一·唐纪五十七》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二·唐纪五十八》

  3. 李傕. 李傕、 郭汜 攻占长安. 李 傕 jué (?. —198年) [1] [2] [3] , 字 稚然 , 北地郡 (郡治高陵县,今 陕西省 高陵区 ) [4] 人, 東漢末年 的群雄之一,出自 涼州 軍閥 ,是繼 董卓 之後的權臣。. 性格勇猛詭譎,善于用兵,有辩才。. 官至 大司馬 ...

  4. baike.baidu.hk › item › 李愬李愬_百度百科

    李愬[sù](773年-821年),字元直。洮州臨潭縣(今甘肅省臨潭縣)人。中國唐朝中期名將,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李愬有謀略,善騎射。初以門蔭任協律郎,歷官衞尉少卿、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及坊、晉二州刺史等職。

  5. 2011年 《 艋舺燿輝 》 – 江一郎. 㼈 luó (1967年12月19日 — ), 台灣 男演員 ,出生於台灣 台北市 ,代表作為 民視 戲劇《 親戚不計較 》, 曾任救國團兵長 [來源請求] 。.

  6. 唐代宗李豫(726年11月11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chù],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第九位皇帝(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在位),唐肅宗李亨長子,母為章敬皇后吳氏。李豫為人仁孝温恭,最初以皇孫身份受封廣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