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9日 · DISH Network (NASDAQ:DISH)是最早一批公司意識到串流視頻將有力淘汰傳統有線電視。 這家衛星電視公司因而在2015年初推出Sling TV。 不到五年時間,訂戶數量已約達270萬的頂峰。 然而,這家網上多頻道影視發行商 (MVPD)在第四季流失94,000名訂戶。 在一眾打「逆境波」的傳統收費電視商中,並非只有DISH試圖透過MVPD業務力挽狂瀾,寄望能彌補傳統收費電視訂戶流失的影響。 AT&T (NYSE:T)亦在2016年底推出DIRECTV Now(現已改名為AT&T TV Now)。 然而這項服務結束早期進取的促銷活動後,已經無以為繼,失去動力。 與此同時,這個市場本來需要投入龐大資本,但科技發展使入場門檻大大降低,早已為新競爭對手打開大門。

  2. 2021年9月9日 · 對於付費電視服務fuboTV (NYSE:FUBO)的串流媒體來說所有這些都是好消息。 高利潤廣告收入的增加,將有助於很好地補充其訂閱收入。 更多內容: FuboTV 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了嗎? 廣告支出正在反彈. 上市公司的季度報告顯示,廣告出現強勁反彈,例如亞馬遜 (Amazon) 報告稱,主要由廣告組成的細分市場的收入,較比去年同期增長83%。 此外,所有業務都來自廣告的Pinterest,公布收入按年增加一倍多。 在fuboTV的第一季度,它報告了同樣樂觀的廣告業績,該類別的收入同比增長 206%,這是2021年1月至3月底期間。 鑒於亞馬遜和Pinterest在7月底的報導,fuboTV 的第二季度很可能包括廣告收入的強勁增長。 訂閱業務仍然是 fuboTV 整體銷售額的更大來源。

  3. 2020年12月23日 · 在2019年失去了500萬付費電視客戶後最大媒體公司終於致力實現這後捆綁世界的想法並認真對待串流媒體策略。 儘管目前華爾街集中於不同OTT服務,包括迪士尼(Disney+、Hulu和ESPN +),大型媒體公司Comcast(Peacock)和ViacomCBS(CBS All Access)等,有關公司也在2020年快速增長串流媒體服務。 精明的投資者了解到,這種消費行為的重大轉變可以帶來利潤。 不少人一直在中型公司中尋找投資機會,這些公司正在幫助主要內容供應商交付這種新模式並從中獲利。 不過,並非所有網絡電視股票都將成為贏家。 例如,市場上經常提到兩隻中型股可能受惠這趨勢:Magnite(NASDAQ:MGNI)和Limelight Networks(NASDAQ:LLNW)。

  4. 2021年7月12日 · 1. 700億美元電視廣告市場. 儘管Roku股價經常會因串串流媒體平台如Alphabet的Android電視和亞馬遜的Fire TV等競而經歷波動但管理層經常提醒投資者它最關注的市場不是這些串流媒體平台獲得的份額而是美國每年700億美元的電視廣告支出餡餅以及全球電視廣告市場1600億美元2020年儘管觀眾正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串流媒體服務上但美國串流媒體電視廣告的支出僅為80億美元左右。 根據eMarketer估計,到2024年,這指標預計將增長到180億美元以上。

  5. 2023年2月17日 · 有線寬頻1097.HK宣佈6月1日將結束有線電視廣播服務並交還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未來將主力發展旗下免費電視寬頻通訊及電話服務有線電視最主要競爭對手本地僅存唯一收費電視Now TV有望從中得利而其母企電訊盈科0008.HK前景可進一步看好。 Now TV成本港僅餘收費電視. 本港收費及免費電視過去一直由電視廣播(TVB)(0511.HK)、電盈及有線三強鼎立競爭,然而隨著TVB和有線結束收費電視業務,持續收費電視只餘下電盈旗下的Now TV。 相信Now TV可藉體育及娛樂影視服務吸納有線的收費電視客戶。 有線放棄收費電視,對Now TV以至電盈而言,是減低市場競爭的好機會,最直接相信是日後重大體育節目轉播權,將可以更低價格競投得到。

  6. 2021年8月23日 · 2021-08-23 Steven Cheung. 電視廣播TVB)(SEHK:511上週公布收購士多75%股權其管理層的如意算盤是利用TVB影響力發展電商業務但似乎忽略了發展電商是高度資本密集的生意未來數年TVB來自電商業務虧損陸續有來刻下投資者必定是跟紅頂白押注在贏家身上前稱為香港電視網絡港視的香港科技探索SEHK:1137自然是不二之選即使出現新挑戰亦難以動搖在本地電商市場的王者地位。 更多內容: 港視6月銷售續增長3大因素撐股價. TVB和邵氏兄弟控股(SEHK:953)組成特殊目的實體,分別佔82.5%及17.5%股權,然後再斥資2億元認購士多發行的D系列優先股,將佔全面攤薄已發行股本75%股權。

  7. 2022年11月28日 · TVB奪得世界盃轉播權的2014年,銷售成本由22.2億元增至24.5億元,增加2.3億元,估計當中部分屬世界杯轉播權開支。 保守估計電視台每次取得世界盃轉播權的費用保守估計為2億元或以上。 電盈成為罕有例外. 雖然轉播世界盃賽事有助上客,但是奪得世界盃轉播權成本亦相當高,所以對業績效果其實有限。 今次香港電訊旗下的NOW TV奪得世界盃,可能仍然走不出這條死胡同。 再者,經過這4年後,NOW TV全年營業額已經由上屆舉辦世界盃當年的28億元,跌至去年的24.5億元。 即使今年營業額可能因為世界盃因素而回升,但明年又可能打回原形,何況轉播開支也高,相信轉播世界盃對香港電訊業績提振作用有限。 另一邊廂,2020年NOW TV控股權由電盈轉移至香港電訊,換言之即使電盈要承擔轉播費金額可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