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梁思成 (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 广东 新会 ,生于 日本 东京 ,男, 中國 建築史學家、 建築師 、 城市規劃師 、 教育家 ,一生致力於保護 中國古代建築 和 文化遺產 。 曾任 中央研究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 哲學社會科學 學部委員 。 与 吕彦直 、 刘敦桢 、 童寯 、 杨廷宝 合称“建筑五宗师”。 生平. 成長求學時期. 梁思成的父親 梁啟超 是清朝著名的 政治家 ,曾發動 戊戌變法 ,為躲避 慈禧太后 迫害而 流亡 海外 ,所以梁思成出生於 日本 東京 ,1912年 辛亥革命 後,隨父母從日本回國,曾在北京崇德國小及 匯文中學 就學。 1915年入 北平 清華學校 (1928年之後的 清華大學 ),1923年畢業於清華學校高等科。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人物荣誉
    • 社会评价
    • 后世纪念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设计处处长,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成长求学时期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年)就学。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肄业)。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之后赴欧洲参观古建筑,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1929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协和医院生下女儿,取名梁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父亲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 1930年,和张锐参与天津市规划,以《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获奖。

    抗日战争期间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梁思成于1931年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任法式部主任)。 在1932年,主持了故宫文渊阁的修复工程。同年,著成《清式营造则例》手稿。 从1937年起,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广济寺、河北正定辽代建筑隆兴寺、山西辽代应县木塔、大同辽代寺庙群华严寺和善化寺、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这些重大考察结果,写成文章在国外发表,引起国际上对这些文物的重视,为梁思成日后注释《营造法式》和编写《中国建筑史》,准备良好的基础。 1944至1945年,梁思成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解放战争期间

    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地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1963年,梁思成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建筑于1973年建成,1984年,荣获中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98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证书,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领导的集体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美国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在抗战时期的工作作了如下的评价:“二战”中,我们在中国的西部再度重逢,他们却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但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为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导致脊椎受伤。然而,无论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战时的这一时期,梁思成用英文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

    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1999年,原建设部设立“梁思成建筑奖”,以近代著名建筑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命名,是授予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以表彰奖励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和成绩的杰出建筑师。

    2021年12月15日,“一代宗师 学术巨匠——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开幕。近百幅历史图片、三十件珍贵档案展现了梁思成的人生贡献与成就。

  2. 2024年4月2日 · 梁思成 (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貫 廣東 新會 ,生於 日本 東京 ,男, 中國 建築史學家、 建築師 、 城市規劃師 、 教育家 ,一生致力於保護 中國古代建築 和 文化遺產 。 曾任 中央研究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 哲學社會科學 學部委員 。 與 呂彥直 、 劉敦楨 、 童寯 、 楊廷寶 合稱「建築五宗師」。 生平 [ 編輯] 成長求學時期 [ 編輯] 梁思成的父親 梁啟超 是清朝著名的 政治家 ,曾發動 戊戌變法 ,為躲避 慈禧太后 迫害而 流亡 海外 ,所以梁思成出生於 日本 東京 ,1912年 辛亥革命 後,隨父母從日本回國,曾在北京崇德國小及 匯文中學 就學。 1915年入 北平 清華學校 (1928年之後的 清華大學 ),1923年畢業於清華學校高等科。

  3.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1901—1972) 楼庆西. 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4. 百年梁思成. (北京晚报 2001年4月26日) 平生踪迹. 1901.4.20. 出生于日本东京。 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 1915-1923. 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4-1927.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7-1928.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肆业. 1928-1931. 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1931-1946....

  5. 2021年10月9日 · 梁思成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和方法的奠基人和行动先驱……他是第一位将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系统地展示于世界学界的中国人……梁思成的著作与研究成果在20世纪中叶后,成为西方世界认识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桥梁。 ”中国建筑学会《梁思成建筑奖》一书中写道。 2021年是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经过近10个月的精心筹备,“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与广大观众见面。...

  6. 2019年6月10日 · 林徽與梁思成:探索、挽救中國古建築的伴侶. 自1851年以來,《紐約時報》的訃告一直以白人男性為主。. 我們推出了「被遺漏的」 (Overlooked)欄目,講述一些女性的故事,她們給社會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但她們的死亡沒有得到時報的關注。. 現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