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幸福路上是一部在台灣製作的2D手繪 動畫電影 ,於2018年1月5日上映。 該電影由 宋欣穎 執導及擔任編劇,主要配音包括 桂綸鎂 、 陳博正 、 廖慧珍 、 魏德聖 等人 [3] [4] 。 劇情透過一名台灣小女孩的成長與悲傷喜樂過程,來回顧台灣 1970 至 2010年代 期間的歷史記憶 [5] [6] 。 影片上映後除了獲得 第55屆金馬獎 的最佳動畫長片獎項之外,也有在台灣海外的2018年 東京動畫獎 奪得動畫長片評審團大獎、德國 斯圖加特國際動畫電影節 拿下最佳動畫長片獎等榮譽 [7] [8] 。 在2018年10月24日 美國影藝學院 公佈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之最佳動畫長片的初選25部名單裡,此片亦是其中角逐作品之一 [9] 。

  2. 幸福路上是一部在台灣製作的2D手繪 動畫電影 ,於2018年1月5日上映。 該電影由 宋欣穎 執導及擔任編劇,主要配音包括 桂綸鎂 、 陳博正 、 廖慧珍 、 魏德聖 等人 [3] [4] 。 劇情透過一名台灣小女孩的成長與悲傷喜樂過程,來回顧台灣 1970 至 2010年代 期間的歷史記憶 [5] [6] 。 影片上映後除了獲得 第55屆金馬獎 的最佳動畫長片獎項之外,也有在台灣海外的2018年 東京動畫獎 奪得動畫長片評審團大獎、德國 斯圖加特國際動畫電影節 拿下最佳動畫長片獎等榮譽 [7] [8] 。 在2018年10月24日 美國影藝學院 公佈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之最佳動畫長片的初選25部名單裡,此片亦是其中角逐作品之一 [9] 。 劇情大綱.

  3. 2022年8月31日 · 幸福路上以奇幻的動畫手法帶出沈重的政治議題將台灣重要的政治轉型與社會事件包含了國語政策原漢衝突填鴨式教育家庭代工白色恐怖選舉與社運等議題這些經歷都促使小琪成長為現今的模樣同時也是小琪探索內在自我的重要元素個人難以脫節於社會的政經結構追尋幸福的路上同樣也是本片雖然並沒有對每個事件深入刻畫卻也意圖使觀眾反思這些事件對個體帶來的衝擊。 幸福並非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概念,它同時也受到社會情境的影響而有不同定義。

  4. 2017年10月15日 · 2星 3.3% 1星 0.9% 好于 68% 动画片. 想看 看过. 评价: 写短评. 写影评. 分享到. 推荐. 幸福路上的剧情简介 · · · · · ·. 小琪 (桂綸鎂 聲演) 生於蔣介石逝世當天,成長過程正是台灣社會經歷最劇烈轉變的時期。 小琪六歲那年舉家搬到新北市幸福路,為了滿足父母期望,她力爭上游,但也許幸福本來就沒有捷徑。 她一步步走上當初沒預期的路,到美國工作、結婚,走到人生的瓶頸,因外婆去世,重返老家,回首童年過程中,慢慢思索自己走過的路:「長大了,我有成為理想中的大人嗎? 幸福路上的演职员 · · · · · · ( 全部 14 ) 宋欣颖 导演. 桂纶镁 配 小琪. 魏德圣 配 阿文表哥. 陈博正 配 小琪爸爸. 廖慧珍 配 小琪妈妈. 黎家秀 配 庄贝蒂.

    • (6.1K)
    • 动画
    • 宋欣颖
    • 2018-01-05(中国台湾) / 2017-10-15(釜山电影节)
  5. 榮獲金馬創投首獎的動畫電影幸福路上是宋欣穎導演對台灣這片土地最溫柔的心意透過童趣幽默的筆觸一同面對台灣三十多年的魔幻改變1975年小琪在一條叫做幸福路的街上長大從小在骯臟的大排上看著工廠煙囪排放的廢氣到她眼裡幻化成一朵朵 ...

  6. 幸福路上 》是一部在台湾制作的2D手绘 动画电影 ,于2018年1月5日上映。 该电影由 宋欣颖 执导及担任编剧,主要配音包括 桂纶镁 、 陈博正 、 廖慧珍 、 魏德圣 等人 [3] [4] 。 剧情透过一名台湾小女孩的成长与悲伤喜乐过程,来回顾台湾 1970 至 2010年代 期间的历史记忆 [5] [6] 。 影片上映后除了获得 第55届金马奖 的最佳动画长片奖项之外,也有在台湾海外的2018年 东京动画奖 夺得动画长片评审团大奖、德国 斯图加特国际动画电影节 拿下最佳动画长片奖等荣誉 [7] [8] 。 在2018年10月24日 美国影艺学院 公布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之最佳动画长片的初选25部名单里,此片亦是其中角逐作品之一 [9] 。 剧情大纲 [ 编辑]

  7. 2018年1月13日 · 動畫電影幸福路上在2018年1月上映這部動畫從個人敘事帶入巨觀歷史變化讓人深思人生的選擇又照見台灣的發展軌跡因此有人稱為台灣動畫電影的里程碑」。 一部以六年級生出發的敍事,橫跨台灣近30年歷史,劇情舉重若輕、以小喻大,化身為幾代人的國族寓言,不同世代會看到不一樣的切面。 當五、六、七年級面對不同史實,例如蔣中正過世當天、禁說台語、聯考等,感受和想像如何不同? 跨世代又如何拼湊那些被遺忘的記憶,彼此理解? (此為2018年1月10日,由左岸文化、衛城出版、八旗文化共同舉辦的講座摘錄,授權《報導者》刊登。 主持人:黃秀如/左岸文化總編輯. 與談人:(依姓名筆劃順序) 朱宥勳/小說家、專欄作家,《學校裡面不敢教的小說》作者. 李雪莉/《報導者》總主筆,《血淚漁場》作者.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