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27日 · 穩賺投資反而更危險! 2022-06-27 龔成. 賺錢有誰不想,這都是大家投資的目的。. 但投資世界知道大家有這心態,因此這就成了引誘大家的重要魚餌,因此,愈是看起來穩賺,愈容易賺錢,愈是無技巧的投資,其實就是愈危險的。. 大部分人認為「穩賺」的投資項目 ...

  2. 2021年10月20日 · 呢本書仲係一本崇尚指數基金的書,其實我地channel,一直都有同大家指出,追緃指數的被動基金,過去大部份時間都贏主動管理的基金,只係舊年一年突然逆轉咗,仲追過咗被動基金的累計表現,不過,相信假以時日,被動基金將會收複失地。

  3. 2022年8月29日 · 1. 中信國際電訊(1883.HK)現價股息率已超越8厘,而且中信國際電訊的基本面非常穩健,近年管理層更有意增派釋放價值,長線贏銀債4厘可謂冇難道。 中信國際電訊主要在澳門地區經營電訊服務,儘管澳門經濟在疫情衝擊中幾乎停頓,但最近中信國際電訊公布的最新業績依然非常穩健,核心業務電信服務收入按健增長10%,而股東應佔溢利則增長7.1%。 中信國際電訊所提供的電信服務中,國際電信業務的前景值得一提。 疫情期間電商普及,網絡付款的滲透性有所提升,這為企業訊息傳遞需求帶來可觀增長,例如信用卡付款的OTP。 在2022年上半年,國際電信業務的收入便按年增加了33.3%,當中訊息服務收入大增44.3%。

  4. 2021年1月17日 · 基金大幅贏既原因除左因為買重左熱門科技股外,係十大持倉中,仲有金蝶國際(268)、藥明生物(2269) ,呢兩隻唔係指數的重磅股票,但呢兩隻股票都在2020年有十分可 觀的升幅。

    • 相信分散投資是沒有意義的
    • 討厭交稅
    • 只投資自己了解的股票
    • 堅守投資標準

    如果投資者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並且擁有分析和投資優秀公司的知識、技巧和能力,那麼分散投資就沒有必要了。過度分散投資會令投資者將資金分散到許多公司,以致就算一間公司表現極佳,其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亦微乎其微。若將資金集中在風險低而潛在回報理想的高信心(high conviction)項目上,投資者便能夠讓投資組合更臻完善。

    香港不對資本收益和股息徵稅,因此這個習慣的作用不大,但如果您有投資海外的公司,便需要考慮培養這個思維習慣。例如,美國會對源自美國公司的股息徵收30%的預扣稅,投資者應盡量避免繳納不必要的稅項,以盡量降低投資的總成本。

    所有的投資大師都只會投資自己清楚了解的公司或股票。股壇有一簡單法則,那就是:若不了解所投資的對象/產品,那就避之則吉。請回想一下雷曼兄弟事件,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雷曼兄弟迷你債券於各大銀行有售,很多投資者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買入這些複雜的產品,最終雷曼兄弟倒閉,人人都損手爛腳。

    偉大的投資家在選擇投資項目時均非常自律,他們訂立了一套嚴格標準,而且會確保投資項目符合這些標準,才容許自己投入資金。不少投資者都因為群眾壓力,又或是因為欠缺妥善的投資篩選方法,而犯下放寬揀股標準的錯誤。只要投資項目稍有不達標,投資大師便會將其拒諸千里之外,這個做法確保他們在自己的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範圍內作投資,並明白該投資可帶來的風險和回報。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

  5. 2019年12月11日 · 長和系舵手李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高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觀,長和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均屬戰略資產,展望未來在海外進行併購難度大增,增長潛力急轉直下。 「股神」畢菲特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指出,「短線而言,股市是投票機器,長線而言,股市是磅重器。 」格拉罕的意思是股市最終會分出貨真價實的贏家。 長和收購策略到盡頭.

  6. 2020年3月23日 · 1. 民生或公用事業. 公用事業較少受到經濟周期所影響,加上派息一般較穩定,在市況低迷的情況下可望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另外,近年當紅的物管股被市場熱炒亦不無道理。 物業管理服務的需求是全年無休,其業績確定性媲美甚至贏一般公用股。 加上內地房企逐批向旗下物管企業輸送項目,內地物管股的成長空間相當肯定。 投資者應在大市回落時,趁估值回落購買,並作長期持有。 COSTCO (NASDAQ: COST) 等大型超市股往往受惠於經濟下行周期,因為市民會購買便宜的日用品並減少外出消費。 近日大市崩盤,COSTCO 能逆市抗跌,實為鳳毛麟角的大贏家。 本港股市類似的上市公司有港視 (SEHK:1137) 和日本城母企國際家居零售 (SEHK:1373)。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