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4月14日 · 1985年電影花街時代23歲的黃秋生本色出演一個中英混血時常被罵為雜種的輕佻少年Jimmy提起亞視訓練班畢業後簽下的第一個電影合約黃秋生至今記憶猶新合約上他的名頭是特約演員」,在香港,「特約演員意味著跑龍套跑一天4000港幣。 「我看著『特約』兩個字心裡面很難受,想想4000塊,拿了吧」。 黃秋生說當時在心裡對自己說,我會有一天成為影帝。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產口味的電影慢慢流行,各種類型片無所不有。 而那時同期出來的劉德華已經是TVB力捧的偶像,《旺角卡門》讓他拿到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角色多為有情有義、英氣未泯的人物。 相比同時期,黃秋生出演的片子則是《神行太保》《發達秘笈》《絕橋智多星》之類,角色多為配角或客串。

  2. 2015年3月28日 · 1999年的時候成龍曾經出過一次自傳名字叫我是誰成龍自述》,書名靈感來自成龍當時所拍的一部好萊塢大片我是誰》。 該書從成龍出生開始一路寫他從小學武後來涉足梨園最後進入電影圈從做明星的替身到成為世界級功夫巨星的經過。 但其中寫到個人情感的部分並不多,只有區區兩個章節涉及,一章是《女人和其他神秘的東西》,另一章是《恰逢其時的婚姻》,至於當時已經17歲的房祖名更是隻字未提。 相比起來,如今這部新自傳則更側重講述他近年來對電影和功夫的心得,也提到很多他生命中重要的人,包括從小到大的暗戀、明戀、初戀,比如曾經有過一段情的鄧麗君,以及在小龍女事件後原諒了他的妻子林鳳嬌和兒子房祖名,此外還有因工作接觸的李宗盛、林青霞、張國榮、梅艷芳、張曼玉、吳彥祖等人。

  3. 2014年2月5日 · 據電影網報道,本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競爭十分激烈,尤其是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影帝之爭。 最終,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獲得19個獎項中的14個提名,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男配角等等,強勢領跑入圍名單。 儘管在第50屆金馬獎上,《一代宗師鎩羽而歸只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一個主要獎項但它隨後驚喜入圍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攝影和最佳服裝設計兩個技術獎項提名也為其今天囊括眾多香港金像獎的提名增加了砝碼。 不過本屆香港金像獎最具「大熱相」的電影還是《激戰》,該片以11項提名緊隨其後,也成為《一代宗師》摘得最佳電影的強勁對手。 其他入圍最佳電影的影片還包括《西遊·降魔篇》、《狂舞派》和《掃毒》。

  4. 2018年1月2日 · 1976年,鍾敏強與友人創辦了星光影業公司。 「我讀完中學沒有機會繼續讀大學,這一直是個遺憾,當時做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取到外國留學的學費。 創業伊始,鍾敏強沒有太多的資金,無法發行大明星、大製作、大場面的電影。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一部日本電影青梅竹馬少年樂》。 發行後受到媒體的一致認可,並破了日本片在香港的票房記錄,隨後陸續有大公司找來合作,賺取了第一桶金。 1978年,鍾敏強離港前往英國深造,在倫敦國際電影學院獲得碩士研究生文憑,許鞍華、梁普智、李志毅、嚴浩等多位香港導演也畢業於該電影學院。

  5. 2014年11月18日 · 文匯網訊日本著名男演員高倉健於本月10日在東京的醫院裡去世終年83歲曾出演過電影追捕的高倉健具有獨特的明星氣質和精湛演技在80年代曾引發不少中國女性關於尋找高倉健的呼聲。 他的立領風衣和墨鏡裝扮也成為當時中國男性們模仿的對象。 以下為網易環球眼報道全文: 高倉健出演的《追捕》為文革後中國首批外國電影. 「文革」後,一批久未謀面的日、歐、美電影大舉湧入中國,尤以日本電影最受歡迎。 在當時幾乎每一次日本電影的引入都會在中國掀起巨大波瀾。 一部在日本國內並不重要的電影《追捕》,卻成為那個時代的圖騰。 高倉健無疑對於當時的中國觀眾影響甚巨,說起《追捕》在中國的火熱上映並風靡一時,應當歸功於高倉健獨特的明星氣質和精湛演技。

  6. 2019年2月18日 · 新華社. 69屆柏林影展頒獎 《同義詞》捧金熊.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張美婷 綜合報道)被譽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柏林電影節是中國電影人極重視的影展。 過往不少香港及內地影人從這影展走出揚威國際之路。 昨日凌晨第69屆柏林電影節閉幕兼舉行頒獎典禮,頒獎禮傳來好消息!中國電影《地久天長》的主演王景春和詠梅雙雙獲得銀熊獎,成為史上首次有華人影星在同一片中封影帝影后。 而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熊獎」則由以色列導演Nadav Lapid執導的《同義詞》奪得。 中國電影2019年在國際舞台旗開得勝,期望未來不斷為國人帶來更多的驚喜!

  7. 2015年7月5日 · 文匯網訊昨日下午電影道士下山導演陳凱歌和林志玲到廣州見媒體。 電影在7月2日上映一天斬獲票房過億元,排片量繼續攀升,但口碑兩極走,主要觀點還是「道理太多,看不懂」。 本想不放過林志玲,不過,高情商的林志玲讓你沒法狠下心,也沒法問出比床戲犀利的問題來。 於是,大家又一股腦地追問陳凱歌導演關於電影的其他槽點,最後卻直接被導演繞暈了。 一部戲道理那麼多,說得清嗎? 「我的孩子也不過十來歲,他們帶同學去看,大家各取所需……」 據廣州日報報道,有媒體提問:「陳導,電影裡說了很多道理,可到底想說什麼呢?」陳凱歌說:「我始終認為,電影就是離人最近的藝術。 在高樓裡的人都是被束縛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