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2日 · 「好到零一」屬「反說正」,其實是「衰到零一」,指「特別衰」、「衰到冇人同/有」、「比衰還要衰」(行為極其差劣),語帶無奈與譏諷。 示例3: 我男友「唔係好人」嚟㗎,日日送我返工,搞到啲女同事個個話「唔friend 我」(不跟我做朋友),話唔想「眼冤」(因妒而產生厭惡)喎! 「唔係好人」屬「明正說反」,其男友名副其實是個好人。 示例4: 我阿B仔「真係勁叻」㗎,考嚫試都成籮蛋捧返嚟,年中唔知慳返幾多買蛋錢! 「真係勁叻」屬「反說正」,意思不是「勁」,而是十分差勁。 示例5: 甲:冇呢筆錢,我肯定過唔到呢關,你老哥真係「唔話得」(已做得太好,不可能再有要求)! 乙:唔好講呢啲「衰嘢」/講埋啲咁嘅「衰嘢」,係咪兄弟先? 「衰嘢」屬「明正說反」,指人家所施的恩惠,肯定是「好嘢」(好東西)。

  2. 2006年4月6日 · 愛醫院任職護士、現年34歲的Annie,於96年因一次身體檢查發現患上慢性白血病,「我完全沒有病徵,醫生卻指我患上白血病,好難相信」。

  3. 2017年2月17日 · 2017-02-17. 張桂輝. 在燦若繁星的歷史名人中能夠接二連三拍成電視排成戲曲並備受廣大觀眾歡迎的不說鳳毛麟角也是屈指可數于成龍便是其中之一。 2000年,電視連續劇《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在央視一套播出後,轟動全國,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街頭巷尾談論的焦點。 2014年,廉政文化教育精品劇碼《廉吏于成龍》閃亮登場,當年12月30日晚,七常委與首都近千名群眾一起觀看新年戲曲晚會,其中便有該劇碼。 2017新年伊始,40集電視劇《于成龍》,經由央視綜合頻道,又與廣大觀眾見面了。 于成龍的芳名,再度不脛而走,廣為流傳。 都說「明鏡高懸」,于成龍就是一面活生生、亮閃閃的明鏡。 于成龍,字北溟,別號子山。

  4. 2016年6月6日 · 顏婉這個媳婦孝順有,常陪伴在側,為馬老晚年不可或缺的親人。 顏婉出身香港和廣州的大家族,其家族在粵港兩地,設有多家粵菜酒家,如蓮香、襟江等是也。 顏家兩代,約十多人,都在培僑中學就讀過。 後來分枝散葉,都是學有所成,散佈世界各地,或從事商業活動,或從事學術研究。 早年我所主持的培僑中學,被稱為左派愛國學校。 港英當局既壓迫之又抹黑之,說左派學校只搞政治,不認真讀書,事實並非如此。 培僑當然出產過若干政治家甚至軍事家,有學術成就的也頗不乏人,如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盧永根,便是一位農業專家;侯伯元,則因學術成就而曾任內蒙古大學副校長;其妹侯德燕,現留美,是著名的研究腫瘤(癌)專家。 這次在澳門會見的校友,既有社會活動家,也有專業人士。

  5. 2020年10月21日 · 經理部由金庸中學同學沈寶新負責──沈是老好人,金庸管編輯部,旗下有潘粵生、雷煒坡,編輯副刊有何達、張君默、譚乃牧等。 韓才子說,《報》當年每月虧港幣4,000元,要靠金庸在長城電影公司做編導5,000元的月薪補貼。 後來《報》增闢馬經版,銷路達8,000份,搬到灣仔謝菲道較寬敞地方,經濟狀況才稍為好轉。 韓才子喟嘆道,《報》初創期間屬於「艱難經營」。 韓才子於1967年離開了《報》,轉投《香港夜報》。 1967年是香港暴動(簡稱「六七暴動」,又稱「反英抗暴」)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 一方面港英總督戴麟趾採取高壓手段鎮壓,一方面是「愛國同胞」奮力抵抗。 時值「文革」時期,後者在鬥爭中因受內地紅衛兵影響,以致鬥爭不斷升級。

  6. 2016年10月5日 · 2016-10-05.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田雯 江蘇報道)修禊,源於周代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即農曆三月上旬「巳日」這一天,人們相約到水邊沐浴、洗濯,藉以除災袪邪,後來演變成中國古代詩人雅聚的經典範式。 歷史上最為有名的修禊,當數蘭亭修禊和紅橋修禊。 記者日前獲悉,發源於江蘇揚州瘦西湖畔的「紅橋修禊」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自東晉「蘭亭修禊」後,修禊之風日盛,但真正波及全國範圍、影響了幾代人的修禊活動是在清康乾年間,揚州瘦西湖畔發生的三次「紅橋修禊」,主持者皆為當時的名士,參與者多達近萬人,規模、影響達到極致。 史料記載,「紅橋」位於瘦西湖南端,始建於末崇禎年間,原為紅色欄杆的木橋,後在乾隆元年改建為拱形石橋,取名虹橋。 開「紅橋修禊」先河的是清代著名詩人王士禛。

  7. 2001年2月8日 · [2001-02-08] 物質分離提取技術衣食住行回歸自然 放大圖片 超臨界流體進行分離與提取的機件 無論在食品工業、醫藥、環保領域,還是在生物工程領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