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由大成就者羅睺羅作為口訣賜予成就智者瓊波南佐(Khyungpo Naljor, 1050─1140?. 香巴噶舉祖師)。. 白怙主如意珠往昔歷史者:. 上師彌勒巴(Maitripa,1007─1078?. )住於Kosabhikshi尸陀林時,大成就者羅睺羅供養黃金七両,以西藏受用微薄故,求一速得大驗相之財富修持 ...

  2. 2020年6月24日 · 廣論消文 151-2 日常法師第二輪開示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 ※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如是隨念當死及思死後墮惡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 ...

  3. 第一科分為三科:一、總括說明依止的意樂;二、特別說明修習根本—信心;三、應當憶念深恩而生起敬重心。 第一科分為二科:約略說明;一、詳細說明。 第一科:《華嚴經》提到以九種心侍奉善知識,能含攝一切依止意樂的關鍵。

  4. 2012-11-22 03:01:57. 清淨嘿嚕噶 (Yangdag Heruka)淺說. 清淨嘿嚕噶 (Yangdag Heruka)屬寧瑪派主要本尊法門──八大修部中之「清淨意」。 又譯「真實嘿嚕噶」、「真實意」,蓋藏文Yangdag一詞兼具「清淨」與「真實」之義,兩個意義均經常使用;對應梵文Visuddha Heruka,... 繼續閱讀... 回應 (5) | 推薦 (0) | 收藏 (0) | 佛法. 2012-05-18 16:35:43. 三昧耶戒的懺悔與還淨. 顯密雜談 侯松蔚三昧耶戒的懺悔與還淨 (續第十五期) 本欄一再強調三昧耶戒的重要性及複雜性,是希望行者殷重持戒,免生障難甚至墮落,並引生世出世間諸功德。 然而,如斯繁複之三昧耶戒,即使高僧大德亦未必能完全做...

  5. ① 由修習皈依趣入聖教之門。 ② 發起為一切現前安樂及究竟淨善根本的決定信心。 ※﹝初中分四:① 由依何事為歸依因,② 由依彼故所歸之境,③ 由何道理而正歸依,④ 既歸依已所學次第﹞. 辛一 由修習皈依而趣入聖教的殊勝大門: 【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 壬一 皈依之因: 皈依的因雖有多種,但是此處是像前文所說,我們很快便會死亡,不能長留此世,而且死後便會受自己的「業力」主宰,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投生處。 【其業亦如《入行論》云:「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恆作重罪極強猛。 」】

  6. 2019年12月18日 · 《迦尼迦書》中說:「我們造了種種的業,下一生一定會感果,這個叫做異熟,就是過去生的業感得這一生的身體,這個業完結的時候,這個身體也就死了,而這一生新造的業會引我們到下一生去。 死的時候,除了善業跟惡業以外,其它沒有一樣東西跟你去的,不管是人或錢物,乃至自己的身體也好,都不可能跟你去,所以我們現在只有一件事情該做--修妙善之行。 吉祥勝逝友亦云,「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時,如敵劫於野,獨無子無妃,無衣無知友,無國無王位,雖有無量軍,無見無所聞,下至無一人,顧戀而隨往,總爾時,尚無名諱況餘事。 吉祥勝逝友也說:「國王! 即使您擁有世間一切的榮華富貴,但在死的時候,就像獨自在曠野遭到敵人洗劫一空一樣,身邊沒有兒女、妃子陪伴,沒有衣食、也沒有朋友,更沒有皇宮、政權(王位)。

  7.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