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HKJCDPRI is based at the HKAM, and partners with CCOUC, HKU and Harvard. We focus on the need for competencies on knowledge, skills as well as attitude to reduce disaster loss and suffering. Join us in our training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2. 教研中心一向致力提升脆弱社區的應災韌性,中心團隊早前特別到西貢鄉郊及鯉魚門等受災風險較高的地區視察,並與社區關鍵持份者會面,了解該社區正在面對的災害風險、地理獨特性及現時實行的應災方案,並辨別合適的社區持份者,以攜手推動「防災社區」的發展,讓居民可以於下次颱風和暴雨來臨之前能夠防患於未然,減低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 何謂 「 防災社區」? 一個理想的防災社區應該結合社區的獨特性,並加入災害管理四大階段的能力—「備災」、「應變」、「恢復」及「滅災」。

  3. Harvard. massgathering. This case on stampedes is aimed at familiarizing students and practitioners of public health,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urban planning with the risk of stampedes in mass gatherings. Stampedes and weather related events are the two greatest causes of mortality at mass gatherings.

  4. 14 June, 2019 Friday. A Summary: Is Hong Kong a Disaster Resilient City? A megacity facing high risks from natural hazards. Megacities can be seriously susceptible to various natural hazards potentially posing negative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economy and sustainability.

  5. 繪本中四位主角組成了「COPE小隊」,在功夫婆婆的指導下進行密集式訓練,學習如何做好準備,應對災難。小隊更背負重任,到訪世界各地,培育更多孩子成為 COPE 減災小精英。從今天起作出改變,時刻做好準備,應對災難!

  6. 2018年3月1日 · 針對精神健康方面,有七人分別出現焦慮、抑鬱和壓力等情緒症狀;九人表示搬進劏房單位後出現精神壓力困擾,其中二人更確診患有情緒病。 調查報告建議針對環境風險,政府可考慮資助火警高危住戶、老年人或低收入戶配置相關防災用品(如煙霧及氣體洩漏偵察器、防火氈、乾粉滅火器等);並結合社區組織的力量,進行大規模的衛生及消防教育工作,同時推動「消防大使」等教育計劃,強化住戶的災害應對能力。 至於精神健康方面,政府和社區團體可透過多元化的公眾宣傳和教育工作,開展「地區精神健康大使」計劃,向不適切居所居民推廣精神健康及相關服務資源,讓他們能及早察覺識別自身問題;同時建立社區支援網絡,促進居民的助人自助。 按此瀏覽調查結果: 居危思安_不適切居所住戶的環境安全及精神健康調查報告.pdf. Tags:

  7. 2021年1月20日 · 心理學的「個人韌性」(ego resilience)概念指出如果我們擁有以下的特質,我們的個人韌性會比較高,當我們遇到困難或逆境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振作起來,亦能夠更快重建正常的生活。 面對疫情帶來的新常態,我們的「個人韌性」有多少呢? 你可參考以下五項特質,看看自己具備了多少項? 性格外向的(extrovert) 隨和的(agreeable) 勤奮和負責任的(conscientious) 情緒穩定的(Emotionally Stable) 態度開放的(Openness) 經歷整整一年的抗疫,相信大家都期待著疫情過去,希望能早日回復從前的生活模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