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日 · 「詼諧圓舞曲」 (Valse-scherzo in C major)作品34,是柴可夫斯基在1877 年作曲的小提琴與管弦樂演奏的音樂。 他另有兩首鋼琴獨奏的「詼諧圓舞曲」,一首是1870年寫的作品(Valentina Lisitsa: https://youtu.be/XBuCobxckF4 ),還有1889年寫的沒有作品編號的一首 (Franco Trabucco: https://youtu.be/aQy8OSr8HBE )。 1877年2月3日,俄國小提琴家伊歐西夫•柯提克(Iosif Iosifovich Kotek) 寫給柴可夫斯基的信上提到「詼諧圓舞曲」,可推知此曲的創作時間應在1877年1月到2月之間。 當時他們兩人過往甚密。

  2. 以大提琴的撥奏為伴奏,第1小提琴奏出憂鬱而內省的旋律,兩小節後第2小提琴與中提琴也加入。 這是第1主題。 這旋律由單純上升與下降的音階,與分散和弦形旋律組成。

  3. 對於歌劇這個戲劇與音樂一樣重要的表演形式來說,能夠誕生問世與觀眾見面,當然不能缺少劇作家與作曲者這兩個角色,他們一個就像是歌劇的「父親」、一個則是歌劇的「母親」。 歌劇的黎明 (圖為Jacopo Peri) 歌劇史上第一個大家還記得名字的嬰兒,是誕生於1597年佛羅倫斯的巴爾第伯爵家裡的《達孚尼》(Dafne),它的「父親」是詩人劇作家李努契尼,「母親」則是雅可波裴里(Jacopo Peri,1561-1633)。 這是音樂學者公認的史上第一齣歌劇,只不過這齣《達孚尼》大半的內容都佚失了。 另一齣在歌劇起源也偶爾會被提到的,是1600年法王亨利四世與麥迪奇家族聯姻上演的《尤里笛絲》(Euridice)一樣由李努契尼編劇、雅可波裴里作曲,此劇則完整保存至今。

  4. 2020年3月29日 · 這個樂章由雄壯的序奏與自由的奏鳴曲式的樂章主部構成。 非常有名的序,具有壯麗的交響曲風格,但很有特徵的序奏主題,再也不會在此曲其他部分出現。

  5. 2022年8月4日 · 全曲由導、主題、6 段變奏曲與尾聲部形成。主題是 小二重唱 「 我們手牽手 」。 1 導奏: 慢板—不要太快 (Introduction: Largo - Poco piu mosso)4/4 拍子。 大提琴奏出主題開頭的動機,經弦樂五部承接後,獨奏鋼琴平穩上場。

  6. 鋼片琴在弦樂器撥上面,奏出有點奇異,又揚溢著幻想情趣的旋律。 低音單簧管的對應也很有趣。 此曲的結束方式,在全曲板與組曲版並不一樣。

  7. 2016年11月20日 · 全劇由「序」與四幕構成,但分幕的方式也有幾種。 有的版本只有三幕,但第一幕有第一景與第二景,「序」併入第一景。 本文以初版做為基礎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