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24日 · 陳校長分享5層資優教育架構,第一層是每名學生入讀優才時都會接受多元智能測試,由業富教授、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專家及資優專家制定,涵蓋8大多元智能。

  2. 2021年7月8日 · 上一代的香港人,很多都從內地來香港,生活艱苦,勤力工作只為了家人。. 今天的主角黃約翰便是典型例子:70年代從福建移居香港,為養活一家五口,每日辛勞工作,卻因過度疲勞引致中風,導致半邊身癱瘓,後來積極自學太極,身體逐漸康復,最終更成為 ...

  3. 2021年3月22日 · 就兩年前不當處理投訴校長個案的東華三院東海小學,導致女教師林麗棠在校內墮斃事件,局方表示會研究死因庭裁決提出的建議及適時跟進。 教協副會長葉建源質疑涉事學校違反教育局指引,跟東海個案一樣沒有做到「保密」,投訴人私隱得不到保障,反映並非單一事件,教育局責無旁貸,其他學校及辦學團體亦需檢視處理投訴機制。 TOPick舉辦「我們這一家親子餅印大賽」, 立即參加送禮品贏迪士尼酒店Staycation大獎,即 按此 參加.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 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馮琪雅.

  4. 2021年7月19日 · 李求恩是社區學校入讀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基層家庭。 曾經在教育局任職的賴炳華,卻認為教育只做課程用途不大,尤其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下,知識未必永久適用。 今天學到的知識未必明天有用,但要有正面的學習態度,不要停止在舒適圈,才是最重要。 賴校長分享,中學成長跟小學成長不同,不要只著眼追求成績,而缺乏教學生怎樣去做人。 社會普遍追求贏在起跑綫,但每個人發力點不同, 贏在起跑綫只適用於50米、100米的短跑,但人生是場馬拉松,教育最重要不是教學生如何在DSE中如何奪5星星,而是教懂他們如何做人。 帶著一股傻勁,他堅持在細微位置,培養學生待人接物的態度,出來社會後如何學會做人。 學生中途離開課室再回去,見到學生直入課室,他堅持要學生出來課室,重新輕輕叩門,獲得老師首肯後再輕聲回到座位,

  5. 2019年8月10日 · 據台灣三立新聞報道,當年蔡伯羌35歲,在台灣任外科醫生。 2007年,他與剛修畢碩士的妻子其芳結婚,2009年誕下兒子。 一家人本可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豈料飛來橫禍,自此改變一生。 台灣外科醫生蔡伯羌,疑因工作過勞突心肌梗窒倒下。 2009年4月23日,蔡伯羌正準備做手術時,卻突因心肌梗塞暈倒。 昏迷2天醒來後,他失去短期記憶,更忘掉妻子與兒子,只記得下同事。 當時的醫生告訴其芳指,因他剛做完大手術,腦袋可能不是很清楚,但一段時間後應可慢慢恢復。 然而,蔡伯羌的記憶卻沒有因時間過去而恢復過來,更失去了自理生活的能存,如失禁、吐東西等,殺其芳一個措手不及。 此後,其芳一人擔起照顧丈夫及幼子的責任。 曾經未能承受重擔的她也有自殺念頭,亦想過離婚不負責任。

  6. 2024年2月5日 · 新教學大樓增強硬實力. 馬校長與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簽約後,第二天即收到教育局的面試邀請,而且工作崗位比當校長輕鬆,或許更易平衡工作與生活,但馬校長認為既然已經簽約,或許是上天給她的旨意,決定再次踏上校長之路。 5年後,她決定再度接受挑戰,來到直資的聖士提反書院接任校長。 她與榮休的楊清校長因先後同屬港島區及南區的校長,早於十多年前在校長聯會上認識。 馬校長盛讚楊清校長有個人魅力和魄力,學校在她領導下注入動力和創造力,並建成了全新教學大樓「尚善樓」,增強了聖士提反的硬實力。 「尚善樓」總建築面積為5,520平方米,設施包括學校大禮堂、黑盒劇場、露天劇場、室內健身中心、學生活動中心、露天劇場、12個新班房、獎盃陳列室、戶外真草運動場及跳遠跑道等,當中黑盒劇場更以楊清校長命名。

  7. 2021年11月19日 · 李校長闡釋S即Servant leaders反映學校期望學生成為僕人領袖學懂關顧他人如課程安排同學到斐濟幫助當地人修橋補路及維修家居E即Explorers探索),意指讓學生有機會到一些鮮有踏足的地點如一帶一路的哈薩克斯坦及非洲的毛里裘斯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