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南京 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讀大學時, 章炎先生見之,將其易名為「重規」。. 潘重規 歷任東北大學、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抗戰以後,曾先後 任教 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院長、巴黎第七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所長。. 民國 ...

  2. 2015年12月7日 · 賞析:. 這首詩,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把握住 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遠遠向西望去,黃河往上奔騰,好像流向白雲之間。.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描寫 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捍衛家園 ...

  3. 這詞,通篇言愁。 透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描述 少年與中老年人 愁 的體會不同。 「少年不識愁為何物,為賦新詞強說愁。 」無愁說愁,是詩詞中常見的文人習氣,尤其是年少文人。

  4. 2016年7月22日 · 明 沈周 畫扇《蕉陰橫琴》現蒐藏於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 沈周的扇面 畫 以清雅意趣見長,此幅《蕉陰橫琴》,更屬 其中佳作。. 此幀右側 為庭石芭蕉,下有 一位文士抱琴獨坐。. 左側 雖見坡石地面,但由 五言題詩,據滿上方空幅。. 在扇面兩側 ...

  5. 第一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第二首:.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另一版本:.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紳(西元772年~西元846年),字公垂,江蘇 ...

  6. 2021年2月6日 · 新譯廣論. 《集學論》說:只要首先習慣小苦,便能習慣大苦及極大的苦。 正如一切有情因串習力而產生以苦為樂的想法一樣,若我們慣於修習喜樂想,便能夠在受苦時保持喜樂的想法。 木二、須以最堅穩之心力方能成就安忍. 又生此想,復如《猛利請問經》云:“應當捨離如樹棉心。 ”《華嚴》亦云:“童女,汝為摧伏一切煩惱故,應當發起難行之心。

  7. 2020年11月5日 · ① 修習七種因果的竅訣; ② 出自寂天菩薩《入行論》中自他相換的修法。 七種因果教授,是由佛陀傳給彌勒菩薩,再傳無著菩薩,後傳至金洲大師。 自他相換教授,是由佛陀傳給文殊菩薩,再傳寂天菩薩,最後傳至金洲大師。 阿底峽尊者在金洲大師前求得此二教授,再傳到西藏。 當年在印度,尊者是位大善巧的班智達,對顯密教法都圓融精通。 為何要不遠萬里去印尼金洲島依止金洲大師,求受菩提心的教授呢? 一次,尊者在繞菩提迦耶金剛座的大佛塔時,心想:修什麼法才能快速成佛? 這時,小佛像站起來問大佛像:“若欲速疾成佛,應修何法? 大佛像說:“應修菩提心。 尊者聽後生起了定解,原來成就佛道最重要的是菩提心。 於是,尊者到處詢問何處有真正教授菩提心的傳承者,當他打聽到真正的持有者是金洲大師之後,就歷盡千辛萬苦去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