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副總裁. 邢先生於2022年加入本集團,為本集團副總裁亦為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主席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 在加入本集團前,邢先生擔任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銀行金融技術創新辦公室主任。 邢先生於2000年加入中國銀行總行,曾任信息科技部總工程師、總經理等職務,並曾任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網聯技術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銀聯等多家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邢先生長期負責資訊科技的發展規劃與策略,具有扎實的資訊科技及架構管理專業才能,並具有豐富的業務實踐經驗。 邢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取得信息科學專業學士學位、應用數學專業博士學位。 王化斌先生. 副總裁. 王先生於2024年加入本集團,為本集團副總裁。

  2. 中銀大灣區「開戶易」讓你身在香港亦可開立内地中國銀行賬戶,開戶後輕鬆綁定跨境電子錢包BoC Pay,出遊大灣區消費更靈活方便,立即點擊,了解更多中國銀行跨境開戶!

  3. 董事長. 54 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董事長和提名委員會主席。 彼現為中國銀行董事長 兼執行董事,並為中銀(BVI)及中銀香港(集團)董事。 於2013年4月加入中國銀行 前,田先生於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擔任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其間曾 兼任中信銀行董事長、非執行董事。 1999年4月至2010年12月期間歷任中國信達 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總裁,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3年7 月至1999年4月,田先生任職於中國建設銀行,曾工作於多個崗位,先後擔任支 行行長、分行副行長、總行部門總經理及行長助理。 田先生於1983年畢業於湖北 財經學院,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陳四清先生. 副董事長.

  4. 董事總經理曾錦燕表示:「現在的私人銀行客戶 特別是家族辦公室 (family office)不會單看回 報,而是會看看所作的投資對社會可帶來多少的 正面影響。」她指,不少客戶關注社會責任及影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曾錦燕

  5.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曾錦燕指出:「大灣區人口是香港人口的十倍,區內有大量富裕人士,為香港的私人銀行帶來巨大增長機遇。 」她說,大灣區的發展擴大了香港財富管理業的版圖,對私人銀行業具有鼓舞作用。 冀逐步開放大灣區跨境投資 . 她續指:「大家都在尋找具有增長潛力的市場,大灣區正是最佳目標。 香港具備完善的法制和金融市場體系,無論在理財產品和風險維護方面,都獲國際市場認可。 透過結合大灣區的新市場和香港的平台架構和法制,香港和大灣區城市可作雙向交流,互補不足。 」曾錦燕又指出,根據人口和經濟發展,香港、深圳和廣州是引領大灣區發展的「領頭羊」。

  6. 香港金融發展局於7月發表白皮 書指,香港是全球超高資產淨值人士 密度最高的城市,而香港超高資產淨 值家庭總資產估計達11,790億美金。 該局建議政府建立一個一站式的溝通 及服務平台,協助家族辦公室在港成 立及營運。 曾錦稱:「以香港為家族辦公 室的樞紐,是私人銀行業未來發展的 重要動力。 亞洲是全球財富增長最快 的區域,而龐大的資產管理總額將可 突顯香港管理財富的能力,也為其他 專業服務如法律、會計和稅務等帶來 新機遇。 」 她又指:「香港有人才和基 建,在軟件及硬件上均有成為家族辦 公中心的優勢; 金發局建議的一站式溝 通及服務平台能讓業界、政府及監管 機構有更好協調,相信業界將積極支 持配合。 財富管理業人才需求殷切.

  7. 曾錦指,雖然東南亞的離岸私人銀行市場已有一定發展,但是在岸的財富管理和企業銀行業務等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 她說:「我們暫時並未見到很多外資銀行投放大量資源在當地市場。 」她說,未來中銀香港將由一家香港本地的銀行轉型成為區域性銀行,從而在客戶服務和維護、盈利和風險管理等方面實現一體化。 她續指,該行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將首要針對中資、港資企業以及當地華人客戶群體;未來會積極在東南亞地區增加資源,包括在當地增聘人手和擴展業務。 她指:「東南亞國家在未來數十年的發展前景將遠超從前,中銀香港作為本港的發鈔行、人民幣清算行以及最大的本地商業銀行之一,可以利用這些優勢拓展東南亞市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