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新光人壽營業推展部協理保霖指出,價值觀的建立,能夠使業務員穩定存留在保險團隊中,保持長期競爭優勢,並確保業務員在不同情境下都能保持一致且有力的表現。 團隊價值觀由「願景、使命、價值觀」三者構成,願景指出未來想要達成的景象,使命促使人們尋找路徑和行進方式,而價值觀則是形塑出最後的行為模式。 這亦呼應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提出的「黃金圈」理論,唯有在從事保險業的過程中,瞭解行業特性和自身背負的使命,才能藉此找到正確的行銷態度和方法。 「從事保險業最核心的願景,就是要認識到保險業『可以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當業務員瞭解保險保障的核心意義,無論是在帶領團隊、銷售產品,或是招募組織時,才會有長遠經營的思維,而非把客戶或增員對象當作行業中的「過客」。

  2. 2021年5月1日 · 保險10大黃金價值包含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愛有所繼、幼有所護、壯有所倚、親有所奉、殘有所仗、錢有所積、產有所保、財有所承 這10大面向,每一項都有它的獨到意涵,並且缺一不可。. 保險十大黃金價值是保險從業人員工作的神聖價值,更是為社會安康 ...

  3. 2018年7月1日 · 1. 3552. AI、雲端、網路等這些名詞與保險業務銷售有什麼關係? 客戶失去對保險業務人員的信任,該如何挽回? 業務人員的專業與價值要如何具體呈現? 透過RFC專業講師們的對談,帶領業務人員找出答案。 數位化的時代來臨,從事保險業者都有感於新時代跟過去不同了,對於保險業務人員或財務顧問如何重新定位自己並找到自我價值,是一項重要課題。 也因此有許多業務人員選擇透過專業財務課程來讓自己更加專業,讓自己能在保險業中脫穎而出。 誠如《雙城記》之中的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臺灣壽險業的投保率已經達到240%,平均一人至少有2張以上的保單,有人會覺得市場已經飽和了,而有人認為這是個機會,代表這個市場愈來愈成熟,保險觀念也愈來愈好,不用花費太多力氣談保險。

  4. 2024年3月1日 ·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5. 2022年8月1日 · 前壽險公會理事長文英今年高齡80歲,雖然眼睛已經不能見物,但是身處保險業40餘年的他依然對保險業充滿熱情。對他來說,保險的價值在於愛與責任,永遠不會隨著時代而有所改變。 從中學教師轉換跑道,1974年進入保險業的文英,不但從業務經理一路向上晉升到南山人壽總經理,甚至成為 ...

  6. 2018年7月1日 · - 2018 年 7 月 1 日. 1978. 欲完成、做好一件事情可粗分為3個階段:良好的開頭、有效的執行,以及達成目標。 一位新人進入保險業的最初養成階段,黃金90天可以左右其日後展業生涯是否順利,甚至能否永續經營。 「人如果對了,事情就對了」這是大家時常聽到、口耳相傳的一句話,人要如何「對」,除了在增員選才環節,挑選人格特質適合,抑或具備旺盛企圖心的人才外,進入保險業之初的輔導及教育訓練,亦是讓人才能否繼續定著於保險業的一大關鍵。 保險業界一直有所謂的新人「黃金90天」,意指新人在進入保險業的九十天內,所被建立與培養的觀念及習慣,會徹底關係到業務人員的塑型及職涯發展狀況。

  7. 2023年10月1日 · IDA傑出業務獎的標準分別為36件保單以及一定水準的FYC,瑞雲表示,追逐件數標準的最大好處,莫過於可以拓展不同階層的客戶。 就一般的業務員來說,不太可能有36位高資產客戶,若要達到獎項標準,勢必要多方開發客戶,而在這個過程中,便會認識及學會如何經營不同的客戶群,這將會為保險事業的長久經營打下穩固的基礎。 而為了達成件數標準,瑞雲在從業初期的做法是自我要求每日3訪,她認為業務新人在各方面都還有所欠缺的情況下,成交率不高就只能用提高拜訪量的方式來以量取勝,而高拜訪量同時也意味者大量的經驗值,這也會讓後續的成交率不斷提高,展業才能愈來愈輕鬆。 「客戶從哪裡來? 」恐怕是業務員最常自問的問題,有別於一般從緣故客戶開始經營的業務夥伴,瑞雲展業初期是透過陌生開發來拓展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