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1日 · 恒指近日持續在窄幅上落,不少人明言已對港股死心,但最新的數據卻顯示,打工仔在選擇強積金基金時,仍然以港股基金為首選,上半年中港股票基金的表現雖然最差,卻獲得最多的資金淨流入,且遙遙領先其他類別的基金,

  2. 2024年4月17日 ·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簡稱強積金或MPF),是為全港所有就業人士設置的退休保障制度。 除了部分豁免人士外,法例規定18至65歲的僱員及自僱人士都必須參加,僱主亦必須為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 法定供款額由僱主及僱員根據僱員入息各自供款5%,加起來共10%,一般是每個月供款一次。 4大積金商攻略. 選用了積金商,但面對公司提供的表格不知從何入手? 以下為你每月匯報4大積金商的基金長期表現,助你建立最高回報、最穩健的組合。 【MPF】宏利強積金10年表現檢閱 日股近1年勁賺3成稱冠 歐股短線排名墮後. 【MPF】滙豐強積金10年表現考核 美股及環球股票近1年賺2成 懶人基金長線較佳. 【MPF】永明彩虹強積金10年表現分析 港股基金近1年大跌22% 選行業股票、懶人基金更好.

  3. 2024年5月4日 · 通脹高企、貧富懸殊加劇,雖然是各國都面對的困境,但韓國尤其被標籤,因為美國百萬YouTuber兼暢銷書作家Mark Manson今年初到韓國後,直言這是「全世界最憂鬱的國家」,引起該國內外熱議。 對於韓國的年輕人來説,在餐廳吃飯已經成為奢侈——通貨膨脹下,食物價格飛漲,韓國普通民衆苦不堪言。 社交平台上,關於「乞丐式生存」的討論組湧現,年輕人在這裏討論如何極致省錢。 不少人開始使用便當盒自己煮食帶飯,甚至帶動便當盒銷量大漲8成。 通貨膨脹下 韓國年輕人「乞丐式」消費. 只要多花一塊錢,姜元真(化名)就要被網民責備。 因突降暴雨,姜元真不得不在便利店買了一把雨傘(約55元),他將自己今天的開支分享到網絡討論組後,網民要求他「一周不準喝咖啡」。 「你可以用傳單或者報紙擋雨,」有網民回復他說。

  4. 2019年7月16日 · 「永久性地離開香港」被濫用. 根據保安局的估計,2018年的移民人數為7,600人,雖較2017年有所增加,但與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相若,而這幾千人卻提取了近48億港元的強積金累算權益,即每人提取的平均金額超過60萬港元(如果撇除移民人數中未曾工作的人士,平均金額將更高),相比積金局公布成員平均累積金額約20萬港元,數字顯得不太合理。 由此推斷,永久性離港這個原因正被某些成員濫用以提早提取強積金權益。 有部分成員雖然作出法定聲明,但沒有真正地永久離港,並向受託人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 這是嚴重的刑事罪行,首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其後每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0萬元及監禁2年。

  5. 2024年5月15日 · 2.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收到報稅表,便要在限期內填妥並交回文件。 同時,不論全職、兼職或是炒散,以銀行過數抑或現金出糧,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花紅、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6. 2018年10月9日 ·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隨着KOL的數量增加,網紅數據分析平台就提供了綜合的數據給廣告商參考。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7. 2020年11月23日 · 僱主執行對冲的兩種方法. 公司以強積金對冲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僱員應辦理甚麼手續? 需時大約多長? 僱主執行對冲的方法有兩種: (1)如僱主已向僱員支付全數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僱主可以透過受託人從僱員的強積金帳戶內(只限僱主供款的戶口)直接提取相等款項,僱員並不用辦理任何手續。 (2)如僱主於法定的7日內仍未向僱員支付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僱員可以直接向受託人提交書面申請,以提取帳戶內僱主供款所產生的相等款項。 受託人將要求僱員提供證據,以證明有權獲發該金額,而僱主並未發放該筆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