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5日 · 香港著名學者、財經分析員及專欄作家,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以及多家企業、機構顧問,多次受邀在中國、美國、香港、新加坡媒體和研討會分析經濟投資與管理方面的課題。 播出日期:8月23日至8月27日. 第一集: 曾淵滄為你講解大市走勢分析! 第二集: 曾淵滄:恒指未「極度悲觀」 入市仍需等一等. 第三集: 慎選收息股 曾淵滄:股息率高唔一定好. 第四集: 曾淵滄寄語年輕人 「輸錢可以但唔能夠輸到欠債」 第五集: 曾淵滄:永遠都是買樓時機. 黃瑋傑. 現任輝立資本管理董事,從事證券業超過20年,目前專責基金管理,管理資產超過10億元。 擅長評析宏觀經濟,為讀者發掘優質倍升股。 個人著作包括《股市是平的》、《炒得精叻》及《投資先知》。 播出日期:8月30日至9月3日.

  2. 2023年6月16日 ·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是38歲的Ben。 兩年前在Ben在我的專欄已進行了一次理財諮詢,今次主動和我聯絡的原因,一方面是讓我知道他的近況,另一方面有些新的理財方案想向我徵詢意見。 他任職電訊公司企業發展部門,這幾年因疫情原因市場對企業通訊服務需求大增,所以他的收入水漲船高,這幾年平均月薪約有10萬元,當中包括6萬元基本薪金及4萬元佣金。 踏入年初,留意到美國不少科技相關龍頭企業都大量裁員,估計其他相關行業都難以倖免,所以相信未來的收入都會減少。 上次商討時Ben已提過考慮將個人名義持有的物業轉給父母,令自己名下沒有物業,可以有空間再購買物業,今次商討時已經完成交易。

  3. 2021年9月3日 · 財金投資名家講座. 【財金投資名家講座】黃瑋傑分享投資心得! 從事證券業超過20年、現任輝立資本管理董事黃瑋傑,初次投資的源由,原來是想為炒孖展損手的父親「復仇」。 後來他積極學習投資,在投資界闖出名堂。 他分享多年來的投資心得,他認為除了技術分析外,投資心理質素同樣重要,因為投資分析在不少情況下會不似預期,這些時候就要有充分準備,避免重大虧蝕。 宜嚴守投資紀律 避免愈蝕愈多. 黃瑋傑自言,初次投資是一場「王子復仇記」。 眼見父親於70年代炒孖展損手,他便決心學好投資,期望能夠在股市中獲利,為父親「復仇」。 他認為,父親炒孖展被斬倉的經歷,令他更認知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有時寧願少賺一些,也不願承受過於風險。

  4. 2020年9月23日 · 現年25歲的Kelvin在節目中分享他的置業故事,他首次置業時正就讀大學尚未畢業,在學期間已經靠打幾份兼職,包括沖咖啡、送外賣和港鐵管理秩序等,儲到約10萬元的首期。 其後他與母親合資湊夠20萬元首期,做9成按揭,於2015年購入位於天水圍被公屋包圍、1997年落成的單居屋天麗苑。 在20歲時已上車做業主,他形容,當時需要與母親合資才能上車,曾感到慚愧,幸得母親獲鼓勵,指「出面好多人畀埋首期都唔敢供,你肯供(我)應該開心啦! 」。 藝人林子善分享如何成功「上車」? 【 下一頁 】 Kelvin 25歲已升級成為私樓業主。 (圖片:《我要做業主》截圖) 放租3年後轉手 獲利近100萬元.

  5. 2018年10月9日 · 愛因斯坦是這樣說的:「複息利率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利用「複利率」的雪球效應來進行儲蓄,能夠累積的財富便愈多,難怪父母師長們都要小朋友自小要養成儲蓄的習慣。 如何計算複息. 將本金與到期利息相加,併入一起作為下次的本金,重新計算利息,便是複利。 計算的公式是: 本利和= 本金(P)X【1+R】^ n.

  6. 2020年10月8日 · 電子行業前高層韋寶華6年前因為公司改組而自行離職當時55歲仍然是壯年因此成立過不同的公司及組織後來因為接觸易筋棒深感其對身體的益處因此努力推廣這些年來已教曉了三四百人熱愛運動的他現時更積極參與義工工作服務社會2014年韋寶華離開工作了20年的電子行業就開始發掘不同工作的可能性。 他成立過管理顧問公司,期後又加入義務管理顧問團隊,為NGO免費提供3次顧問服務。 我在舊公司最後的職位是總經理,而我本身大學是讀商業管理,又讀過MBA,也希望發揮所長,用回自己的知識。 【韋寶華退休後如何自製長糧? : 按此 】 積極傳揚易筋棒 晨運保持身體健康. 退休後,他更參加理工大學活齡學院的課程,並且在學院舉辦的第一屆反斗奇兵比賽中,成為其中一隊勝出的隊伍。

  7. 2021年4月2日 · 我沒有想過移民澳洲,因為澳洲的生活水平也高,但香港的樓價又太貴,股票又大起大落,因此錢如果不用來買樓,也許在其他地方也會蝕掉。 2. 買基金. 韋寶華指:「買了基金二、三十年,因為我識得比較,所以我會買基金,而網上的數據是公開的,我會比較不同的收費,不會被人呃。 現在他買了一個香港基金,如果有買賣會通知他,他看過賣出買入的股票後,也覺得合理。 【慳稅儲錢自製長糧 教你5步比較友邦、宏利、保誠QDAP: 按此 】 3. 買股票. 不像一般投資者,韋寶華很少買傳統的藍籌,因為他認為經濟差,收息股也不一定會派息,但他也不買蚊型股,但會跟本身持有的基金來買股票 。 我會面對現實,如果蝕10%就會賣掉股票,因為我不喜歡買的股票大上大落,也不想日日炒股。 4. 買年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