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日 · 新光人壽觀音通訊處處經理謝青惠就從業近20年來的感悟,為「長期主義」下了一段精闢註解: 「基於長期的目標或結果而行動與制定決策,並以長期觀點看待它。 」 她不僅在個人銷售上有所心得,團隊領導與發展也受人肯定。 謝青惠認為,以「長期主義」經營保險事業的業務員需要有以下3項條件: 1. 面對從業目標,須建構長期思維。 「急功近利」是現在年輕人普遍的現象,如希望透過短線投資,馬上獲利、賺到第一桶金,但是從事保險事業首先必須要知道,從業目標不管是成就還是收入,都無法立即、在短期之內達成,必須經由長時間的累積,才有機會達到令自己滿意的成果;沒有建構長期的思維,業務員很容易因為短期的績效不彰,造成情緒上波動,進而影響決策與執行能力。 有清晰的從業認知,才能在工作上不著急、不焦慮,按部就班執行該做的事情。

  2. 2024年6月1日 · 大陸紀錄片《人間世》中出現過這樣一幕:患者好不容易活著走下手術臺,熬過了危險期,面對妻子的關心、激勵的話語,他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不是「手術成功了嗎? 」,而是「家裡還有錢嗎? 」,眼神中還流露出濃濃的不安,他擔心自己的病花光家中積蓄,讓本就不易的家庭生活難上加難。 此外,倘若患者癱瘓在床或落下殘疾,屆時,家人不僅面臨著沉重的經濟壓力,可能還需肩負起終身照護的重擔。 或許有人會想:「假如我患了重病,就結束生命,絕不拖累家人。 」但捫心自問,在仍有活下去的希望時,你真的甘願放棄生命嗎? 即便你願意,你的家人是否會眼睜睜地看著你離世? 罹患重病不僅會讓家庭支出增加,也會讓家庭收入減少,因為在治療期間,患者可能會失去工作的能力。

  3. 2019年2月1日 · 而有位同學C在和謝竣宇深聊之後,甚至跑去和謝竣宇一起做保險!. 因為電子工程的專業與客戶順利「對頻」,在謝竣宇還沒買到3C產品時就已經和多位緣故客戶成交新契約,甚至成功增員;而謝竣宇在和一位形象良好的業務購買3C產品之後,便極力邀請他進入 ...

  4. 2020年12月1日 · 透過吳錦惠的一番說服與分析,才讓客戶打消了解約保單的念頭,得以讓客戶在確診之後,快速得到約53萬元的保險金理賠給付。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0期

  5. 2019年2月1日 · 我認同保險業,是因為它有著「利人、利己、利眾生」的特性。除了自己的切身體驗及經歷外,每一年簽批無數死亡、殘廢、重疾及保單滿期的支票和批文,審閱那以億元計的理賠數額,所收到許多感激、感恩的回饋,總會讓自己情不自禁地感動,慶幸自己身在保險業。

  6. 2023年2月1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推估,2026年臺灣長期照護需求人數將超過100萬人,然而截至2021年底,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臺灣的長期照顧保險投保率僅3.73%,顯示民眾在長期照顧保障上仍有很大缺口。. 第4,高資產族群多數未做好「預留稅源」準備。. 高資產族群會面臨到較 ...

  7. 2018年4月1日 · 若原先在A公司上班,之後在B公司找到一份兼差,A、B兩家公司都要幫忙加保勞保,6%退休金也是兩邊都要提繳。. 當然在A、B公司的勞保保險費都要計收;而申請勞保普通事故給付時,若雙重加保時間連續滿三十天以上,給付金額就可以用投保薪資合併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