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26日 · 上篇文章 簡單介紹了紀律部隊入職體測訓練計畫應有的概念。 今篇將會詳細分析各部門共15項體能考核動作、練習技巧、常犯錯誤和評分標準。 1. 800米跑. 訓練重點: 速耐力,無氧與有氧能力結合. 練習建議: 首兩星期可先作緩步跑 (20-40分鐘)練習,建立基本耐力。 隨後數周,加入 間歇跑訓練 (Interval Running) ,例如 200米跑 (以800米的”中快速”步速) + 100米慢行,循環6-8次。 常犯錯誤: 前段太快 (失速) ,後勁不繼,嚴重影響成績。 平日練習間歇跑時應做好配速,考試時不要人衝我衝,專注自己的節奏。 2. 10米來回穿梭跑. 訓練重點: 變速轉向力,加速爆發力 (first step) 練習建議: 多練180度轉向變速,要做得流暢。

  2. 2017年3月29日 · 1. 穿梯:上落穿梭4.7米高及2.7米寬的木框. 2. 靜態肌力測試:括上臂力、肩膊力、腿力及背力. 3. 根據海關官網所載,體能測試的合格率約70% 資料來源: 海關招募網頁. 消防處 (包括消防員及救護員) 按: 1. 每個測試項目之間,考生最少有五分鐘休息時間. 2. 考生如果在其中一項測試不及格,便不能參加其餘的測試. 3. 若上述測試不及格,則沒有資格參加模擬實際工作測驗. 資料來源: 消防招募網頁. 各部門招募條件,或會因應情況而有所更改。 詳情請參考各部門的招募網頁。

  3. 2017年10月23日 · 訓練計劃簡介. 首先,應試訓練應具 ‘針對性’ 。 傳統的健身室減肥增肌訓練往往難以令你短時間有顯著進步。 盲目胡亂練習,只會事倍功半。 舉例說你的目標是練引體上升,但你每天只是練掌上壓,看似都是上肢鍛鍊,其實兩個動作大相逕庭,用的肌肉不一樣,很難會進步。 此外,一般傳統增肌減肥訓練較少訓練到穿梭跑、穿梯和俯撐取放 (執豆袋) 等特殊測試,考生往往忽視它們的動作完整性,結果犯規被取消資格。 ’循序漸進’ 也是成功的重要一環。 不少投考者臨急抱佛腳,臨考前一兩星期狂操猛練,結果受傷收場。 又有人自以為有運動底子,空槍上陣,結果低估了難度,姿勢不達標,失敗而回。 初次應考的朋友,應該最少預留10星期的時間,每星期三日,漸進地練習,才有較大合格機會。

    • 權律1
    • 權律2
    • 權律3
    • 權律4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11月20日 · 2020-11-20. Fitz > 運動 Sports > 健身 Fitness > 絕大部分的競技項目動作,皆需在極短時間內完成,講求運動員的瞬間爆發力 (Power)。 以物理公式表示,Power = Force x Velocity ,即代表「力量」與「速度」對「爆發力」同樣重要。 兩者的曲線關係可透過 Force-Velocity Curve (F-V Curve) 去表達。 當所舉的負荷越重,速度自然越慢,反之亦然。 故不少運動員平日除了以高負荷鍛鍊最大肌力 (Maximal Strength),亦會著重速度的建立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RFD),使重訓效果更有效轉移至真正賽場上 。

  6. 一. 最大心率公式的起源. 據文獻記載,「220-年齡」這公式最先由兩位美國學者 Dr. Samuel Fox 和 Dr. William Haskell 在1970年提出。 當時他們綜合10份醫療研究的受試者平均數據,發現個人最大心率約莫為220減去自己的年紀,即20歲的年青人是200, 50歲的中年人就是170。 這公式在坊間已沿用數十年,簡單易記,在公共衛生推廣角度,對普羅大眾尤其適合。 二. 公式的潛在問題. 然而,上述兩位學者當年提出公式時所引用的醫療研究並沒有包括65歲以上人士 (大部份受試者只是55歲以下的心血管病男性病人),未必適用於其他群體。 而且,這公式亦只是按眾多受試者的「平均值」來建立,無法反映真實個人先天體質差異,故不少使用這算式的朋友或曾出現以下疑惑:

  7. 2015年10月4日 · Fitz Fitness 健身.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Fitz立場。 抬腿Leg Raise,一般健身網站都說此動作為鍛練腹部及臀部肌肉,這其實沒有錯,但略嫌未夠準確。 事實上,抬腿可鍛練一組稱為髂腰肌 (iliopsoas)的肌肉,此組肌肉連接上半身與一半身;左肢與右肢。 鍛練很好,對於進行其實運動時,可維持身體的穩定。 而且,一般健身動作並不能針對地鍛練髂腰肌,所以抬腿是一個十分獨特.

  8. 2019年2月16日 · 香港運動比賽時間表. Fitz Running 跑步. Fitz 編輯部. 激烈比賽後,身體各方面都處於百廢待興狀態。 這時除了休息之外,還需要在飲食上的配合。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