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2日 · 皮膚科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皮膚及性病科專科,主要涵蓋兒童及成人皮膚、頭髮和指甲問題以及性病的治療。 在香港要成為一位皮膚科醫生,必須在醫學院畢業並取得普通科註冊醫生資格後,然後接受共6年的專科訓練,包括長達3年的內科培訓,及後在本地認可的培訓機構內,於執業皮膚科醫生的監管下,完成另外至少3年的皮膚及性病專科訓練,並通過多次嚴格的專科考試。 除了需要得到香港內科醫學院及皇家內科醫學院認可外,更要在香港醫務委員會登記,方可成為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什麼情況下要看皮膚科醫生? 如果你的皮膚出現以下症狀,應盡早尋求皮膚科醫生的專業協助: 深色和加厚的痂皮. 皮膚異常痕癢及乾燥. 生殖器官出現異常分泌、皮膚痕癢、紅疹、潰瘍、水泡或 疣. 而且如果你患有以下皮膚疾病或性病,亦需要求診: 濕疹.

  2. 2020年10月15日 · 原因是甚麼? 搽藥膏有無用? Bowtie 資訊團隊今次邀請到靈禧醫生陪你深入淺出地了解生眼挑針的成因、治療和預防方法! 作者 盈健醫療. 日期 2020-10-15. 更新 2022-10-07. 甚麼是眼挑針? 「眼挑針」,是眼瘡的俗稱,醫學上又稱為「麥粒腫」。 我們的上下眼瞼邊緣都佈滿瞼板腺 (Meibomian Gland) ,負責分泌油脂,減少淚水揮發,保持眼睛濕潤。 當瞼板腺內的油脂腺堵塞,積聚的油脂便會在眼瞼内形成腫粒,嚴重的話會引致. 眼窩蜂窩組織炎 (Preorbital cellulitis) ,令感染擴散,導致嚴重的後遺症。 眼挑針特徵. 眼挑針通常會出現在眼皮附近位置,患者會出現紅腫、發熱和疼痛等病徵,甚至長出膿瘡。 部分患者或會流淚及畏光。

  3. 2022年11月23日 · 經 瑪麗醫院 詳細檢查過後,醫生診斷 Lisa 患上了第四期 淋巴癌 ,要做 標靶治療 、 電療 及 化療 ,但卻安慰Lisa一家:「有 80% 機會能醫好。 」聽到這句,Lisa 一家總算稍稍鬆一口氣。 延伸閱讀. 傳統癌症指數已過時? 了解追蹤癌症治療成效的新指標! 【淋巴癌】症狀、存活率、成因、診斷、治療詳細解構. 一場癌症拉近一家距離. 接下來的半年,Lisa 也需在醫院接受治療,Galvin 和爸爸合力擔起照顧她的責任。 在 Lisa 生病以前,因為工作太忙碌,每天早出晚歸,一家人縱使同一屋簷下,也是聚少離多。 但一場 癌症 ,逼使 Lisa 停下了腳步,卻拉近了他們一家的距離。 治療期間,化療和標靶藥的副作用令 Lisa 食慾大減,又經常嘔吐,流失了不少肌肉。

  4. 2023年10月5日 · 「我買果時都冇睇過份單保咩! 」太開玩笑地說。 揀公立VS私立. 於2021年時,太觀看日本健康電視節目後,幫自己檢查,發現乳房有硬塊。 當時太擔心私院費用昂貴,打算往公立醫院求醫,但同時又擔心公營醫院等候時間長,使病情惡化。 太將上述憂慮與兒子傾訴,兒子反問:「有保險點解唔用? 」事實上,有保險的支援,受保人便不需要為錢而操心。 所以太最後選擇私家醫療。 萬幸的是,私家醫院的效率極高,令太得到及時治療。 太的病情由4月發現後,於短短9月內便完成手術、電療、化療。 至於標靶藥,則要服用至2023年年底。 橫跨兩年多、過百萬的乳癌療治.

  5. 2020年3月2日 · 作者 陳愷怡 醫生. 日期 2020-03-02. 更新 2022-10-12. 目錄. 什麼是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成因 常見症狀 高風險族群 預防方法. 什麼是靜脈曲張? 顧名思義,靜脈曲張即是皮膚下的靜脈血管明顯浮起,多數發生在下肢,特別是小腿部位。 在過去的數據統計中,患有靜脈曲張的大部分是活動力及肌肉收縮下降的中老年人,但隨著現今社會的生活型態改變,靜脈曲張於近年來已有年輕化的趨勢,不論是工作原因還是私人生活習慣,只要是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很少改變,都有機會加速靜脈曲張的形成。 換而言之,久坐和久站一群都屬於高風險人士。 靜脈曲張的成因. 靜脈主要負責把身體血液輸送回心臟,而由於腿部靜脈距離心臟較遠,所以下肢血液回流的動力需要靠肌肉縮放以及靜脈瓣膜的引導。

  6. 2023年2月24日 ·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3-02-24. 更新 2023-02-24. 心理醫生分類及其定義. 所謂的心理醫生,一般是指臨床心理學家或 精神科醫生 。 而臨床心理學家則是應用心理學的專業人士,主要採用實證方法促進心理健康並解決心理問題,當中包括不同嚴重程度和複雜性的發展、情感、行為和精神障礙。 根據香港心理學會的分類,現時香港心理學家共分為四個專科,包括臨床心理學、輔導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以及工業/職業心理學: 1. 臨床心理學. 針對預防和控制情緒衝突、心理衝突以及行為問題,包括過度焦慮、恐懼症、抑鬱症、 飲食和體重控制問題、兒童發育問題、身份問題、性功能障礙、家庭和人際關係問題、人格障礙、早期精神病、濫用藥物,以及由慢性疾病、意外或外傷造成的情緒困擾. 2.

  7. 2022年10月11日 · 專科醫生 | Bowtie 專欄網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