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3日 · 2019-12-13.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他分別以比喻論證如「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以及經驗論證如「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等不同論點,說明人生而固有良知性,故人人皆可以成為堯舜。 然而在現實中,傷風敗德、殘害無辜、惡貫滿盈者,大有人在。 人何以竟會喪失性? 他們的良心何以隱沒? 《孟子.告子上》釋之曰: 公都子①問曰:「鈞②是人也,或③為大人④,或為小人,何也? 」孟子曰:「從⑤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⑥為小人。 」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 」曰:「耳目之官⑦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⑧,則引⑨之而已矣。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⑩,不思則不得也。 此天之所與11我者。 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12弗能奪也。 此為大人而已矣。

  2. 2019年11月29日 · 2019-11-29. 戰國時期,群雄割據,禮崩樂壞,社會失序。 面對亂世,人心軟弱,愈益着重探討人性惡與良知問題。 在諸家異說中,儒家主張「性」,成為中國文化之主流。 然而,先聖孔子其實只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並未直言人性本善。 儒家「性」之論,乃出於亞聖孟子,朱熹《四書章句集註》曾引程子曰:「孟子有大功於世,以其言性也。 」對其說予以極高評價。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相信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此一論述,光明正直,充滿浩然正氣,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 然而,人性孰孰惡,到底可以如何論證? 《孟子.告子》曰: 告子曰:「性猶湍水①也,決②諸③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 人性之無分於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④無分於東西。 無分於上下乎?

  3. 2018年11月23日 · 2018-11-23. 人到底有無本性? 如果有,人的本性到底如何? 對於這個問題,《孟子告子嘗引述告子及時人所論提出不同看法有人認為人性根本無善惡之分也有人認為本性既可為善也可以不善還有人認為有些人性善有些人性惡不可一概而論。 面對諸家異說的挑戰,孟子始終堅持「人性本善」,《告子》載其說道: 孟子曰:「乃若①其情②,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 若夫為不善,非才③之罪也。 惻隱④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⑤我也,我固⑥有之也,弗⑦思耳矣。 故曰:『求則得之,舍⑧則失之。 』或相倍蓰⑨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

  4. 2018年12月21日 · 我們拭目以待。 譯文.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他人的心。 先王具有這種心性,於是便有體恤民眾的善政。 以憐恤他人的心性,推行體恤民眾的善政,治理天下就會像運物於手掌上那樣輕易。 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他人的心』,是因為今下不論何人,若突然看見有小孩即將墮入井中,皆必會有驚懼同情之心。 這並非是為了與孩子的父母攀結關係,並非是為了在鄉里朋友間博取聲譽,亦並非是厭惡見死不救的污名。 (而是因為他本身具有憐憫他人的善心。 )由此看來,沒有同情之心的不能算是人,沒有羞愧之心的不能算是人,沒有謙讓之心的不能算是人,沒有是非之心的也不能算是人。 註釋. ① 不忍人之心:不忍他人受苦的心,尤指同情心、憐憫心、慈悲心。 ② 斯:連詞,表示承接意義,尤「則」、「便」義。 ③ 乍:忽然。

  5. 2016年9月7日 · 文言精讀︰六言與六蔽. 2016-09-07. 世上總有不少人喜歡追求美德尤其是大家公認的條件以為擁有美德便是善。. 可是於孔子眼中只追求美德 ...

  6. 2018年12月7日 ·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但告子及戰國時人則提出異說,或認為人性根本無無惡,或認為本性可可惡,或認為人性或或惡,概因人而異。. 除此 ...

  7. 2017年11月17日 · 2017-11-17. 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為善,果真會得到福祐? 《老子》第七十九章曰: 和①大怨,必有餘怨,安②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③,而不責於人④。 有德司契⑤,無德司徹⑥。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⑦。 老子指出,如果在怨氣出現後才企圖消解,餘怨隨時會再度爆發,並非善策。 想要怨恨不興,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從來不與人結怨。 但是,到底怎樣的人才會不招人怨,甚至人人樂助呢? 老子以借債與徵稅為喻,說明有德行的人,猶如借貸而不立契者,從不計較自己付出,但求利濟他眾;相反,無德者只知從他人身上謀利,猶如以徵稅為務者,終將怨聲載道。 其實,徵稅並不一定負面,放債也不算是壞事,老子的比喻,只為說明「甘為他人利益付出」及「慣從他人身上謀利」兩種不同心態的高下而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