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團體成員主要是二、三十多歲的哲學研究生和已出道的大學教員,愛追求真理、重視思辨,以傳播知識為職志。 但他們也是凡人,有自己的際遇和煩惱。 今次請來其中兩位成員豬文(鄺雋文)和阿泉(關灝泉),談談他們的成長與掙扎。 上 / 下一篇新聞. {講樓達人}胡國威 賀慧恩 瘋狂樓市裏的回應與陪伴 Give and take,有冇玩過? 灣仔商場仔有間舖頭仔 幫社區幫街坊 周日話題:《魷魚》熱賣 秘技就在S.Q.UI.D. 周日話題:傳統的終結?

  2. 2024年2月28日 · 【明報專訊】為期一個月的23條立法公眾諮詢今日結束,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等團體昨就立法提出意見。 該會支持立法,同時認為要在維護國家安全與保障香港市民各項合法權利及自由之間取得平衡,建議政府認真考慮將「公眾利益」作為抗辯理由,指一般市民對如何辨別哪些資料涉及國家安全無具體認識,認為政府應清晰列明「國家秘密」定義。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3. 2024年5月21日 · 63歲的萊希原被視為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接班熱門,其突然離世勢打亂接班佈局,隨時引發政壇不穩。 哈梅內伊與政府內閣先後發聲明安撫民眾,強調國家事務和政府運作不受影響。

  4. 2024年3月29日 · Ali上周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表示,自去年12月訪港後決定來港設立家族辦公室,管理資金為5億美元,主力投資人工智能、電動車、金融科技領域。 他其後在港參與各項活動,並成為本周政府舉辦的「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及「世界合一論壇」的講者嘉賓之一。 「裕澤香江」高峰論壇的講者,是由投資推廣署家族辦公室邀請,當時以「王室成員」介紹Ali。 有知情者指出,Ali的王室成員身分毋庸質疑,但他的財政實力有多雄厚則未可知。 有份為Ali來港穿針引線的中東經貿協會會長沈運龍表示,他不了解Ali延遲啟動辦公室的原因,但自己去過Ali的王宮,對其身分沒有懷疑。 他說Ali年僅28歲,是王族中的年輕成員,所以知名度較低。

  5. 2021年1月15日 · 在香港唯一提供建築保育碩士課程的港大建築文物保護學部(ACP)正式解散後兩天,學部主任李浩然如常回到位於鈕魯詩樓的辦公室,雖然,辦公室已物是人非——在2020年4月收到建築學院院長的電郵、被通知學部將在年尾結束後,原本的接待處堆了雜物箱,同事一個接一個離開,學部內的房間已陸續換上陌生臉孔。 坐在擺滿20年來獲得過的獎座、感謝狀的書架之下,李浩然坦言至今仍未知道學部被殺的原因。 在風高浪急的時局之下,象牙塔之內的事同樣愈怪愈有,但說到底其實都不外乎為生存、為資源、為權力之類。 李浩然也聽過陰謀論,但揣測推論始終不能當證據,說了也於事無補。 「如今,我與同事也是這樣說:就相信ACP是哈利波特吧,要先死過一次,才可以繼續生存。

  6. 2023年12月23日 · 當年立法的原意是跟首席檢察官(Attorney General)同意檢控的其他罪行統一用字,而非改變條文內容,此後《條例》亦無重大改變。 法官認為,兩項條文之目的是為保障被告,防止檢控逾時。 相關字詞﹕ 蘋果日報 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 港區國安法 黎智英案. 上 / 下一篇新聞. 黎案裁非逾期檢控 官:停刊起計半年 指法庭收控罪書「檢控開始」 倘上庭才算「有驚人後果」 榮光禁令案明年2月續 律政司獲准提額外理據上訴. 假前40萬人出境 有北上做冬省消費 周四近30萬離港 按周多6.4萬. 酒樓稱做冬客量返5年前 消費跌. 港鐵平安夜通宵行駛 多條巴士線延長服務. 24年最冷冬至 聖誕續寒 求診料增 公院採高峰措施. 大帽山-1.6℃3年最低 報警稱走不動男子失蹤.

  7. 2024年5月14日 · 【明報專訊】英國及荷蘭學者一項研究顯示,使用互聯網跟幸福感有關,指能上網者的生活滿意度較高。 調研168國民眾數據. 英國牛津大學人類行為與科技教授普日貝爾斯基(Andrew Przybylski)與荷蘭蒂爾堡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沃雷(Matti Vuorre),研究了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在2006年至2021年間,每年訪問168國民眾的數據,合共涉及約240萬15歲或以上人次。 參與民眾被問及使用互聯網情况及衡量8種不同的幸福感指標,包括生活滿意度、社交生活、生活目標和社區幸福感等。 學者採用統計模型研究各種關聯,同時考慮其他因素,包括收入、教育程度、健康和情感關係等。